春運打車難 過於嚴苛的網約車地方細則難辭其咎
近幾日,關於網約車近期打車難、打車貴的話題熱議。是網約車在春運的大考中“掉鏈子”,還是另有隱情?筆者認為,部分地市過於嚴苛的網約車細則對此難辭其咎。
今天一位友人稱,自己在1月17日上午9時30分許搭乘網約車,20公里的路程中臨時加價就達到了59元,最終打車花了147元。而此前這段路程打車就算遇到擁堵也僅在60元左右。他試了易到、神州等網約車平臺,在早晚高峰期間也都存在加價。
但是,他畢竟是打到了車。要知道,在早晚高峰或者暴雨等極端惡劣天氣中,平日裏路邊幾分鐘就來的計程車,往往會讓人在寒風裏面等了半個鐘頭,可能也遇不到一輛空車。不是嗎?似乎三四年前沒有網約車時,人們最經常遇到的就是路邊等待的無奈吧?
網上要好多專業或貌似專業的討論吐槽網約車加價,有人斷言,網約車企業是現在市場做大了,就開始惡意加價。
在筆者看來,其實今年這個事情的原因本沒那麼複雜,打車難打車貴問題的根本問題就是缺車:一個原因是春運導致出行需求急劇增加,而司機也要回家也要放假,自然數量變少了,再一個原因就是上海、北京等地網約車細則在春運前執行,諸如火車站、飛機場又成了執法部門打擊網約車的重點地區。君可見,新聞報道今天説要嚴格執法,明天説又抓了多少非法運營的網約車,一下子又讓一大批沒有本地戶口的司機主動或者被動提前放假了,導致情況“雪上加霜”。
筆者想提醒大家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近三年裏只有今年春節前,大家才罵打車難呢?去年春節,前年春節,為什麼沒這麼多人説打車難呢?同樣都是要回家過年的呀?第二,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打車難的抱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而成都、深圳,就少有這種聲音,這又是為什麼呢? 究其根本,以上海為代表的部分城市嚴苛的網約車新政進一步減少了當地的車輛和司機的供給。筆者看過一個調查數字,若新政落地,17.8%網約車司機會選擇離開所在城市。
上海要求“滬籍滬牌”,並且沒有和同樣嚴格的北京一樣,給予一定時間的過渡期,上海對本地網約車細則是“立刻執行”。以滴滴出行為例,按照該平臺此前公佈的數字,上海已激活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一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戶籍。這麼劇烈的司機減少,一時間又沒有新的供給補充進來,打車難是個正常不過的結果。
其實今天大家怨聲載道這個狀況,早在10月份上海出征求意見稿的時候,很多網約車公司就用不同方式提醒過老百姓——這個辦法一旦實施,會讓人們重回打車難、打車貴的時代。這個善意的提醒早先並沒有太多人意識到關乎自己的利益,今天卻又歸咎於網約車平臺。
為什麼同樣是大城市,朋友圈這幾天少見成都、深圳的朋友吐糟打車難?還不是因為當地政策相對寬鬆,對司機正常運營沒什麼影響麼?
再就是春運的直接原因。1月13日,每年一度的春運正式開始,這是全世界目前為止最大的人類大遷徙,而且新聞説了,2017年的春運“比以往更猛烈一些”,今年全國春運旅客發送量將創下5年曆史新高。因為臨近春節,包括計程車在內,有一部分外地車主已經動身回家,一些兼職車主也開始忙著準備過年或者出門旅遊,而同時,各大城市內前往各大交通樞紐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
在筆者經常出沒的廣渠門,平常揚召半個小時能打到計程車,最近這幾天即便是非高峰期,路上等一個小時也沒一個計程車司機搭理筆者。
其實國外的uber在這種時間也是動調的,今年跨年夜當晚和元旦早間,Uber車費就大幅上漲近10倍。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識到,身邊許多服務行業如上門洗衣等已經停止服務,而各家外賣平臺和家政服務平臺也都上調了價格。也許是因為網約車曾經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便利,所以今天才會被更多的責難吧。
(原標題:今年春運打車難,過於嚴苛的網約車地方細則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