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將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2017-01-23 16:26:4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章文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23日在北京表示,當前,中國農業農村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2017年中國將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路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大宗農産品市場價格低迷、自然災害多發重發等嚴峻挑戰,中國的農業農村仍保持著良好發展態勢。在當天舉行的全國發展改革系統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介紹説:“農業結構調整穩健起步,糧食總産量1.23萬億斤,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産年。玉米麵積調減、大豆面積增加好于預期,農産品供給充裕。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實際增長6.2%,增速繼續高於城鎮居民。”

  與此同時,中國農村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集體産中國將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權制度、土地“三權”分置等改革繼續深化,為中國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開局奠定了良好基礎。展望未來,張勇指出,中國的農業農村發展仍有許多新問題待破解。張勇説:“農業農村發展動能不足,農民收入增速明顯放緩;農産品數量、品質、安全方面都存在結構性問題,比如玉米供大於求、糧食去庫存壓力大;隨著國際農産品價格的大幅下跌,近年來我國農産品進口大幅增加,關稅配額“防火牆”的功能不斷減弱,農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前所未有;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深化農村改革,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任重道遠。”對此,會議強調,2017年要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增加農民收入和保障糧食供應為主要目標,努力實現農業結構調整有新成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司長吳曉介紹説:“在穩定糧食生産基礎上,統籌調整農産品種養結構,在鞏固去年玉米調減成果基礎上,繼續引導玉米生産向主産區、優勢區集中;支持非優勢區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種植;促進種植業和養殖業協調發展;推動特色優勢産業發展,牽頭制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建設規劃。”

  另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透露,未來中國還將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途徑,優化農業産業、生産和經營體系,激活農村各類資源要素潛力。張勇説:“一是推進糧食等重要農産品價格形成和收儲制度改革,讓價格真正釋放出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信號;二是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資源要素活力;三是改革財政支農投入使用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四是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把更多的金融資源引向農業農村;五是健全農村創業創新機制,鼓勵各類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活躍農村經濟。”

  會議還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不意味著可以忽視糧食生産,要始終繃緊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此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要放鬆宏觀調控、削弱對農業的支持保護。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