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徐珍玉:農業物聯網的領航者

2017-02-07 15:25:35|來源:央視網|編輯:張倩楠

  

  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徐珍玉,一個智慧農業的築夢人,一個勇於探索的追夢人。28年,從一個普通學子成長為中國物聯網界“新星”。作為中國智慧農業的領航者,徐珍玉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高度評價。徐珍玉希望通過農業物聯網將中國的農業帶到更高、更快的發展道路上來,助力中國實現農業強國夢。

  讓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徐珍玉出生於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親身經歷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田間勞作,對父輩們農業勞動的艱辛有著很深的體會。懷揣著“讓種田變得輕鬆起來”這樣一個夢想,徐珍玉在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辭去政府公職,成立了國內首家專門從事農業物聯網技術的高科技企業。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五千年的農耕文化和薄弱的産業基礎,使得中國的農業發展速度遠遠滯後於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而農業物聯網,就是把科學用於農業生産,是一種新的農業管理技術。它主要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感測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慧化。

  足不出戶,只要輕輕點擊一下滑鼠或者是滑動一下智慧手機,就能掌握蔬菜大棚內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數據,還能自動給蔬菜澆水,讓大棚通風……徐珍玉團隊的智慧農業技術不光著眼于降低農業勞動強度,通過感測器知道農作物缺什麼、缺多少,讓農業投入品的投放更精準。“這種你吃多少我給多少,既不餓著也不浪費的智慧農業技術,可以讓生産資料節省30-40%,降低了成本還減少了環境污染。”徐珍玉團隊還建立了龐大的專家系統,通過遍佈農田的感測器提取作物數據,一旦發現病情,就由農業專家遠程會診。

  共建“智慧三農生態圈”

  由於“農業物聯網”是個新興行業,為了普及農業物聯網知識,提高各界對農業物聯科技先進性的認識,徐珍玉積極奔走,引進了以色列、歐盟、美國等多個國家的農業技術和發展理念,多次組織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各單位進行知識推廣和交流。徐珍玉在總結了上百個農業物聯網應用項目的運作經驗基礎上,構建了“政務+農務+商務+智庫”的四維全系統和全産業鏈的“智慧農業”服務模式。如今覆蓋近半個中國,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農業物聯網”之路。

  “現在言必稱‘互聯網+’,很多産業都在與互聯網積極融合,但在我看來,互聯網不能簡單的+農業,而是應該和‘三農’問題有機結合。”徐珍玉的“智慧三農生態圈”將智慧農業轉向一個嶄新的模式,他們在海南建起了互聯網農業小鎮,將農業、農村、農民三者有機結合。徐珍玉表示,“我們要確保把互聯網引入村裏來,使得農村電子商務不僅僅是工業品、日用品下鄉,更應該是農資高效下鄉及農産品有效進城,是鄉村休閒遊的良好推介,同時,我們還把農村金融如貸款、保險、投融資等業務結合在一起,有效緩解農業上融資難、融資貴、放款慢的問題,我們稱之為‘互聯網+農業+旅遊+金融’。”徐珍玉信心滿滿,“我們就是在探索讓農民有知識、農村有活力、農業科技化有機統一,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嘗試。”

  “我永遠是農民的孩子”

  “我堅持做農業,因為我是農村出來的,永遠是農民的孩子。”目前,徐珍玉已經成為國家和國際智慧農業標準制定者之一,農業部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的落戶,開創了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落戶民營企業的先河。李克強總理曾來到徐珍玉的實驗基地,對他們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探索,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徐珍玉和他的公司先後獲得了“中國智慧農業應用技術創新獎”“十大科技創新品牌人物”“2011 農業信息化傑出貢獻單位”等榮譽。2016年入選“CCTV年度三農人物推介”。

  夢想是勇於築夢者的旗幟。徐珍玉帶領他的團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助力。徐珍玉和他的夥伴們相信,終有一天,中國五千年農業面貌將煥然一新,十三億中國人的飲食方式、生活品質將徹底改變。他們的每一分努力和付出,都將使“富農強國”之夢離目標更近。(文/劉禛)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