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走轉改】“婺風”剪紙鬧新春

2017-02-08 20:42:0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金雞報曉”、“松鶴延年”、“桃李爭春”、“牡丹棲鳳”……年年月月,月月年年,走進婺城的鄉里人家,一朵朵萬年紅的窗花飽含著濃濃的年味,傳承著古樸的民俗,傳遞著婺城百姓迎春納福的美好祝願。

  除卻年關時的窗花,還有元宵裏的紅燈籠、重陽堂前的百壽圖……金華剪紙藝術伴隨華夏文化源遠流長,既融入其中,又自成一係,以其獨特的表現方式演繹著千百年來傳統藝術共同的母題。

  然而,在過往數十年的歲月裏,受到近現代工業發展的衝擊,剪紙藝術與很多傳統藝術一樣,日漸沒落,甚至出現了文化斷層。然而,在婺城,王風、陳素月、詹東明等藝術家前仆後繼,讓這藏于深閨中的草根技藝在大眾藝術圈佔據一席之地,成功推動金華剪紙入圍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更讓這“遺産”級的剪紙藝術和生活一起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金華“第一剪”王風:願剪紙藝術代代傳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午後的暖陽透過窗子打在身上,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藤椅裏,戴著老花鏡,左手捏著一張剛折疊好的紅紙,右手從衣兜裏掏出一把小剪刀,不假思索地剪起了金雞,樂呵呵地笑,仿佛從來都是這般胸有成竹,仿佛可以剪到天荒地老……

  王風,原籍義烏,1922年出生,抗日時參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82年離休,曾獲國家文化部“藝術研究院一級剪紙藝術家”稱號、“中國剪紙藝術家”稱號;獲中國剪紙德藝雙馨獎、浙江剪紙藝術終身榮譽獎,被譽為“金華第一剪”。今夕隔世,百年一眼,老人已是95周歲高齡,而剪紙藝術貫穿了他生命的點點滴滴,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他成就了如今的金華剪紙,金華剪紙也成就了他。

  “小時候,車馬慢,日子苦,我就坐在自家門檻上,懷揣著念想,拿著剪刀,歡歡喜喜地給自己剪出幸福的新時代;長大了,我也給自己剪,參加革命的時候剪,遇上文革的時候剪,改革開放了剪,剪個自己滿意的花兒,貼窗上,或夾書裏作書籤,剪著剪著,心就靜了,有些事也就明白了;再後來,我就退休了,也老了,我還是放不下這把剪刀,去哪兒都把它揣在兜裏,剪著剪著,就剪掉了年輕時候的暴脾氣,剪掉了肝硬化、膽囊炎、心律不齊,耳聰目明、手腳活絡起來,也剪出了子孫滿堂,家庭和睦,健康長壽……”採訪中,老人一邊剪著金雞,一邊説著他的剪紙人生,讓人只願靜靜地聽,不忍打攪。

  在王風的記憶裏,金華剪紙曾一度被藝術圈拒之門外,無數次被拒稿,甚至有雜誌、報紙的編輯諷之為“雕蟲小技”,反問王風這怎上得了大雅之堂。但王風相信,藝術殿堂裏有剪紙的一席之地,因為這裡頭有農耕民族的根。那還是1987年,王風的剪紙在金華的小眾圈裏已是小有名氣,亦受到著名工筆畫家張和的青睞,應邀參展。此次剪紙作品展令在場藝術家耳目一新,在廣大百姓中反響甚大,當地媒體爭相報道。王風也因此一鳴驚人,“金華第一剪”便是當時得來的雅號。

  剪紙藝術之路漫漫,王風始終孜孜以求。在堅持傳承中國傳統剪紙藝術中的月牙、鋸齒等主要元素的同時,王風時常學古知新,由宋代文人畫中得到靈感,在剪紙藝術作品設計中融合書法與傳統窗花裁剪藝術,令二者舊中出新,相得益彰,雅俗共賞。此外,王風還將時代韻律融于藝術創作。1999年,他創作了剪紙作品《愛我中華》,並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週年全國剪紙展中獲金獎,在2002年中國剪紙藝術大展獲金獎,在1999年和2003年的中國剪紙藝術節獲金獎。喜迎北京奧運會期間,他與女兒王愛民共同創作了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五福娃為原型的剪紙作品,表達了兩代剪紙人對北京奧運會的美好祝福。

  新的一年裏,老人有個願望:願金華剪紙藝術之火不滅,願金華剪紙草根基因不斷,願金華剪紙藝術創新之力不竭。

  老學員陳素月:戀上剪紙一發不可收

  老滕説起老伴兒陳素月的剪紙生涯:“她就是60歲那年在老年大學跟著一個老師學了一個月的剪紙,就跟著了迷一樣,再也放不下那把剪紙刀。”這個讓陳素月對剪紙老來生戀的老師,就是王風。這把剪紙刀一拿已逾七載。

  起初,陳素月只照著老師剪好的模樣剪,慢慢摸到了剪紙的門道,就開始琢磨著怎麼剪出自己想要的花形,再後來就照著畫裏的樣子剪,可這繪畫和剪紙本就循著截然不同的章法,哪兒剪孔,哪兒留形,這都得經過一番考究,且那一刀子下去便再無回頭路,須得想好全盤的佈局和每個細節的處理再下手。陳素月説自己有個怪脾氣,“就是要把它想出來,想不出來都不想吃飯。”“創作”之時,她竟堅持“閉門謝客”。

  在送出了無數個“閉門羹”後,陳素月創作了剪紙版的《金華府城圖》、《百位美女圖》、《十二生肖圖》……最受追捧的當數那千款“吉祥元寶”,這千款元寶頗具喜感與溫度,一切依著鄉俗,大門上得貼“招財進寶”款的,客廳裏得貼“大富大貴”款的,小孩子房門上則要貼“中狀元”款的……如此,剪紙寄寓的祝福被送到了千家萬戶,陳素月的剪刀功夫也隨之爐火純青。

  陳素月家的一個紅色小本子記錄了7年來陳素月在剪紙藝術界攢下的纍纍碩果,陳素月説,這裡邊一半的功勞是老伴滕軍的。

  每次參賽,活動舉辦方都會要求作者附不少於200字的作品説明,這區區200字可著實考驗真功夫。中國傳統文化普遍都有這麼個特點,“象”和“意”彼此呼應,各佔半壁江山,“象”如“犬儒”説話,總是説一半留一半,“意”則通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見得點破,卻至少得如祝酒詞一般討個口彩,剪紙藝術亦是如此。

  陳素月剪了一幅“九龍福”,滕軍想管它叫“九龍戲珠”,只點了表像,叫“九龍福”,則無甚創意,滕軍出門散步,瞧見人家門上對聯裏有“九州”二字,便想到了華夏古時有稱全國為“九州”,“九州”對應“九龍”,“九龍福”便被命名為“福滿神州”。如此,輾轉反側近一月,得此豪放揮灑的四字,方才皆大歡喜。

  滕軍教了30年的高中語文,桃李遍天下,退休後只願歲月風平的他,因為老伴兒的晚來樂,迎來了生活的新挑戰,無奈之時,竟也跟自己生起氣來:“其實早在一個月前,我吃飯、睡覺、散步……滿腦子裏都是這個題目,但是總覺得各種説法都欠缺了點什麼,每次都挨到投稿前兩天才下筆。每次她參賽,我就像參加高考,那考題還老考不出來,吃不好,睡不香。”

  數十載相伴,離休生活中剪紙成了最富生趣的調侃:“不要生氣,門上財神爺看著呢,看,那兒還有關公,還有那兒,都是神仙……”

  拜師傳藝詹東明:要讓“剪婺風”娃娃軍日漸壯大

  你説奇不奇?剪紙藝術古已有之,遍佈中華,偏偏金華古子城裏就有個剪紙博物館,這竟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詹東明的走心之作。每逢週末或寒暑假,金華剪紙博物館內,小娃娃們成群結隊,大朋友們少長鹹集,走走看看,欣賞剪紙作品,而後一人一剪刀,裁出古婺風韻。

  詹東明祖籍溫州,年少時,他是個守在外婆身邊長大的孩子,外婆精於女工,詹東明亦練得一手剪紙功夫;後來,他尋夢來婺州,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成為平面設計行業的先行者;退休後,他一心圓夢,拜在了老一輩剪紙藝術家王風的門下,融會貫通,將現代設計觀念融于傳統剪紙藝術,創作婺風剪紙,以剪紙博物館為平臺,令金華剪紙藝術在當地蔚然成風。

  剪紙藝術歷史源遠流長,于唐代出現濫觴,于五代時漸成體系。而金華剪紙在中國剪紙藝術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武林梵志》載:“吳越踐王于行吉之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宋稗類鈔》載:“婺州劉鼎臣赴省試。瀕行,其妻自剪綵花贈之。”王伯敏在《中國民間剪紙史》中寫道:“剪紙創造,尤以浙江金華、廣東佛山為代表。”千百年間,金華剪紙藝術走進了吳越經史書香,婺民的煙火日常,成為婺州人表情達意,寄寓祈願的美好載體。

  詹東明介紹,金華剪紙以戲曲窗花最有特色。金華地區的戲曲窗花風格優美,細緻。除人物以外,更有背景、場面,構圖相當完整,線條也多變化,尤其是從人物的風姿神態上刻劃各種不同的性格,表現相當生動。戲曲人物外,還插入花卉、鳥蟲等題材,再現古代婺民的市井風貌和生活嚮往。此外,相較金華浦江、蘭溪等縣市的剪紙,婺城民間剪紙造型講究大的影像輪廓,于影像之中剪出細細的陰線,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地方色彩,所謂“凝練概括、厚中見秀、玲瓏剔透、含蓄華麗。”

  眼看著自己的剪紙“娃娃軍”日漸壯大,自己的剪紙屏風也日漸盛譽全城,詹東明喜上眉梢,他有個新年願望,就是要讓婺城剪紙越剪越紅火。(來源:婺城新聞網)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