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激發新生産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2017-02-10 17:22:0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谷士欣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系列專家解讀文章之三:激發新生産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激發新生産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出臺的《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順應生産力發展新要求,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強調必須創新政府管理、優化政府服務,營造包容支持創業創新和推動傳統産業提質增效的制度環境。

  在我國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份文件的出臺不僅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更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刺激性政策的作用減退,找尋新的發展動能,通過經濟和社會結構轉型來提升全要素生産率以獲得新的增長點,已成為世界各國走出危機、實現新一輪經濟繁榮的戰略選擇。其次,以綠色、智慧、可持續為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正在重塑全球經濟和産業格局,打開先進生産力發展新空間。第三,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産業發展下行壓力較大,迫切需要發展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推動傳統産業向中高端升級。第四,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分享經濟、信息經濟等在我國興起並蓬勃發展,不可避免地對傳統産業産生越來越大的衝擊,同時也對傳統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引發了一些新的社會矛盾與衝突,也迫切需要政府各部門協調行動,進一步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加快發展新興産業,努力實現彎道超車,加快從世界經濟大國向世界經濟強國的轉變。因此,《意見》的出臺可謂恰逢其時,必將對我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搶佔全球經濟發展新的制高點,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目標産生重大影響。

  當前,隨著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浪潮的蓬勃興起,生産、流通、分配、消費的新模式快速形成。新動能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智力、技術、數據等新生産要素為支撐,以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既包括新産業帶來的新興經濟活動,也包括新技術向傳統産業滲透形成的新經濟活動。

  歷史證明,每一次人類社會重大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必然産生新生産要素,形成先進生産力。生産要素是指進行社會生産經營活動時所需要的各種社會資源,是維繫國民經濟運行及市場主體生産經營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因素。新興經濟模式的發展不斷豐富著生産要素的構成,不僅包括土地、勞動和資本等傳統生産要素,而且日益發展出以知識為特徵的技術、智力、人才、大數據等新型生産要素。知識資源所具有的可複製、可共享、無限增長和供給的稟賦,打破了自然資源有限供給對增長的制約,為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提供了基礎與可能。因此,這些新生産要素將日益成為社會生産力發展的最關鍵要素和最重要資源。

  隨著國家對智力、技術、數據等新生産要素的重視,推進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各地區、各部門加快了相關政策制定和落實,例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科技部啟動了首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國家知識産權局制定專利收費減繳辦法,減輕企業專利申請和維護費用。通過激發新生産要素活力,培育壯大新動能初顯成效,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興企業層出不窮,呈現出新興業態和經濟增長新模式;科技創新和“互聯網+”等推動産業優化升級,帶動了傳統産業的發展。

  但總體而言,我國技術創新驅動力仍然不強,政府服務水準和能力還不能滿足新興經濟領域快速成長、創新活躍、個性化發展的要求,傳統管理架構和治理模式還不適應新動能技術更迭快、業態多元化、跨界融合的新特點。目前許多政策、經濟管理規制對先進生産力發展已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約,束縛了新生産要素的活力。首先體現在人才流動不暢。現有的戶籍制度和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辦法嚴重制約了高素質人才的流動和海外人才引進,而有利於企業創新的發展環境尚未健全,也影響了企業家人才的吸引和培養。其次,數據信息共享不足。政府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尚需健全,企事業單位信息共享程度不高,還存在著數據封鎖和信息孤島,“不願共享、不敢共享、不會共享”的現象相當普遍,數據信息資源的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第三,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有效供給不足,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其中一個重要癥結就在於科技創新鏈條上存在著諸多體制機制關卡,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具體表現為,科技成果市場轉化機制尚不完善,市場化運作的成果轉化平臺尚未健全,有效激勵科研人員的利益分配機制尚未形成,導致科技成果轉化的比例低。

  新動能的核心是技術創新,關鍵在於制度變革。我們要按照創新發展的規律要求,強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引領意識,擺脫跟隨發展的路徑依賴,堅持問題導向、發展導向,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的需要,將新生産要素的聚集和流動作為改革重點,促進人才、技術、數據等創新要素合理流動和共享,構建高素質創新人才更好參與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體制機制,主動構建激發創新活力、推廣創新成果、支持業態創新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新生産要素放大社會生産力的乘數效應,以更大的力度促進知識和智力資源儘快實現經濟價值,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一是要進一步釋放人才的活力,完善智力要素集聚流動機制。人才是新動能的核心要素和智慧源泉。要採取針對性措施,讓人才活力競相迸發。重點是:創新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辦法,賦予教師、醫生、科研人員等更大的流動自主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有利於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實行創客化、平臺化改造的制度。解決海外回國(來華)人才辦理戶籍、投資置業、簽證居留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激勵勇於創新、敢於拼搏的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創新收益和財産權,營造創新型企業家發展環境。營造跨界融合研究團隊成長氛圍,創新體制機制,突破院所和學科管理限制,在人工智能等交叉融合領域構建若干産業創新中心和創新網絡,建成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突出學科交叉和協調創新的科研基地,著力推進新經濟領域跨界融合的顛覆性創新活動。

  二是要進一步釋放數據的活力,完善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制度。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數據為王的時代。研究表明,工業化時期的數據量大約每十年翻一番,今天的數據量每兩年就翻一番。浩瀚的數據海洋就如同工業社會的石油資源,蘊含著巨大的生産力和商機,誰掌握了大數據技術,誰就掌握了發展的資源和主動權。因此,我們要強化公共數據資源共享。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抓緊完善和落實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和企業信息披露制度。同時,也要制定大數據安全監管制度和嚴格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嚴厲打擊非法洩露個人信息行為。

  三是要進一步釋放科技成果的活力,強化科技成果加速應用機制。從全創新鏈角度,適應科技創新的新特點,著力解決影響突出問題,暢通從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應用的通道。重點是:充分利用發明專利申請優先審查制度,建立專利審批快速通道,便利技術市場交易,建立有利於科研人員利用科技成果進行創業的利益分配機制,形成科研成果轉化的有效激勵。建立利用財政資金形成的科技成果向社會定期發佈推廣制度。鼓勵和支持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結成新型研發組織,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市場化運作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完善科技成果市場化轉化機制。支持知識産權仲介服務機構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對科技類社會服務機構的支持力度,強化對新技術、新産品、新成果導入階段的金融支持,落實財稅支持政策。

  創新改變中國、塑造未來。新動能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要推動以分享、信息、生物、綠色、創意、智慧等為特點的新興經濟業態成長,擴大就業和創造財富新空間。也要運用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依託“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推動傳統産業邁向中高端,促進實體經濟升級。要主動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的需要,不斷破除阻礙新生産要素活力的羈絆,促進人才、技術、數據等創新要素合理流動和共享,讓一切新生産要素充分活躍起來。惟其如此,才能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成為中國經濟由大變強的新引擎。(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潘教峰)

  來源: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