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員工上班喝牛奶被問責 官方稱措辭不嚴謹

2017-02-13 15:44:43|來源:荊楚網|編輯:趙妍

  近日,湖南省郴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委會紀檢監察室通報某員工“早上9點在辦公室喝牛奶”引發關注。昨日(12日),郴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黃志中跟記者確認了這個消息,稱相關單位只對其進行了口頭的批評教育。但他也表示“喝牛奶”措辭不嚴謹,讓大家的理解出現偏差。(2月13日新京報)

  問責是一種管理手段,近年來因為違紀受到問責的人數與日俱增。當然,問責也講規矩的、有程式的,不是想怎麼問就怎麼問的,必是問之有據,問之服人。但像上述這樣的所謂問責,産生的不是正面效應,反遭一片質疑聲,這樣的問責怕是要好好反思了。

  應該承認,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建立了不少的問責制度,但在具體的落實上沒有到位,問責成了“紙老虎”。近年來,問責不僅制度更嚴,而且問責的力度強化了,在具體抓落實上“嚴”字當頭,毫不含糊。

  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在抓問責中,沒有把握好嚴與寬的關係,或者説嚴與寬的界線。嚴是要從嚴抓,發現問題從嚴處理。但是,嚴抓、嚴處理不是隨便問責,什麼都要問責,問責不能管理太寬,不能沒有邊界。上班喝牛奶需不需要問責,屬不屬問責範圍?同事在辦公場所用方言交流,而不是用普通話説話需不需要問責,是不是問責範圍?下班了在路邊佔道經營的攤子上買點菜回家,需不需要問責,是不是問責範圍?下班了,幾個同事邀在一起AA制吃餐飯,需不需要問責,是不是問責範圍?如此等等,當這些問責消息在網上曝光後,網友一遍質疑,很多網友直指“管得太寬”“管得沒有意義”。當地的相關部門立即出來這解釋,那説明,有網友一語道破:為了“查辦案件”湊數字。

  治庸治懶治散,要把紀律挺在前面,查處要嚴,沒有錯。但查處嚴的前提是,必須嚴格把握問責範圍,問責依據——問責有據——什麼是應該問責的,什麼是不應該問責的。不能為了問責而問責,不能為了嚴而把不該嚴的東西嚴起來,把本應該寬的東西嚴起來。

  從一定意義上講,從嚴不能絕對化,不是讓大家沒有正常生活需求,或者如上述員工上班喝牛奶,或者網友説的上班喝開水一樣。從嚴也要講科學,合乎情理。如果説這個嚴既不正常,又不合情理,那這個嚴就嚴得有問題了,就值得從嚴者反思了。

  我們國家刑事政策上有“寬嚴相濟”的政策。在管理人的問責制度上,也應該有“寬嚴相濟”的政策。管得嚴並不是管得寬,管得寬並不能代表管得嚴。因此,問責要從嚴,嚴要嚴到點子上,要于紀于規有據,而不是挖到籃子裏就是菜,不該管的也問責。

  作者:易楚鈞

  (原標題:易楚鈞:上班喝牛奶被問責,問責也要有邊界)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