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謀定而動 實至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三週年記之一

2017-02-20 11:16:26|來源:光明網|編輯:谷士欣

  【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行】

  謀定而動 實至勢成

  ——京津冀協同發展三週年記之一

  光明日報記者 王大慶 董城 張翼

  開欄的話:

  京畿重地,瀕臨渤海,背靠太岳,攜攬“三北”,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發表重要講話,全面深刻闡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三年間,大思路、大戰略帶來大轉變,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初步形成。光明日報記者通過深入三地調研採訪,親身感受到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産業升級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的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積極進展,“一張圖”“一盤棋”“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光明日報從今天起開設《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行》專欄,聚集三年協同發展成效。

  光明日報北京2月19日電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通常被稱為京畿大地。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的每一次苦難輝煌無不與這片土地發生著密切的聯繫。站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時代坐標之下,這裡將給歷史留下什麼?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

  如今,三年過去了,京津冀三地已擰成一股繩。

  引路揚帆,共蘊國之動力

  京、津、冀三地儘管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儘管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但擋在三地之間的“頓號”始終沒有消逝。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對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面對各種變革帶來的歷史性交匯和一個個稍縱即逝的領跑機遇,亟須一個國家戰略,成為這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支撐和引擎——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天津和河北的港口從“競爭”走向“競合”,共同打造世界級港口群。圖為天津港碼頭,一艘載有6000個集裝箱的外貿貨輪整裝待發。光明日報記者徐譚攝/光明圖片

  時代,呼喚京、津、冀,儘快變成京津冀。

  北京市長蔡奇表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北京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主動融入重大國家戰略;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認為,這是天津21世紀發展的重大歷史性窗口期,得之如寶、失之不再;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感慨,這是黨中央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納入國家戰略來謀劃,其積極影響是歷史性和轉折性的。

  “總的看,3年來,三省市正朝著協同發展的目標邁進,實現了協同發展良好開局,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徐紹史19日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新的一年春風又至,作為重大國家戰略,三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舉國共識,大旗招展。

  天下歸心,永訣三分劃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要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

  曾幾何時,壓在北京頭上的“帽子”越戴越多,政治、文化、經濟、醫療、教育、科技、金融定位無序疊加,帶來了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一系列問題,患上了相當程度的大城市病。而河北,毗鄰京津特大城市,深受巨大虹吸效應的影響,出現了一個個環首都貧困帶。與此同時,天津也深受環境污染、水資源匱乏的困擾,經濟結構偏老、業態偏舊、産業偏重。

  在協同發展藍圖的指引下,京津冀三地的思路變得開闊了,對新發展的認識清晰了——

  北京人由衷感到,一個浮腫的巨人必然步履艱難,過去缺乏大縱深支持,往往騰不出、換不動、展不開,如今疏解非首都功能勢在必行。天津人熱忱表示,要接受北京輻射、以北京為中心,與河北互相幫扶、互動發展,精心譜寫“雙城記”“三城記”。河北人坦言,要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與加快補齊河北發展短板結合起來,更加重視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三地已深入人心,共同推進。

  海闊天空,協同風生水起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繼續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僅是解決三地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的需要,更是優化國家發展區域佈局、優化社會生産力空間結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需要,這一重大的國家戰略對於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頂層設計噴涌源頭活水,在首善之都、渤海之濱、燕趙大地,形成了如火如荼的生動局面——

  三年來,京津冀著力打造創新共同體、市場共同體。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同天津、河北深度對接,京津冀大數據走廊、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等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先後建成,中關村企業已在津冀兩地分設公司、機構近6000家,國家創新高原巍峨矗立。

  2017年2月4日,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正式簽署協議,承諾共同耕種好“通武廊”試驗田。其背後,是通州作為北京副中心的巨大潛力,是天津武清電商銷售額突破千億元、電商和現代物流産業集群日益顯現的輻射力,是廊坊位在中樞、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的能量。

  協同意識在京津冀生根發芽、並蒂開花,“一加二遠遠大於三”的聚合效應,漸次清晰。

  實幹築夢,務求人民滿意

  作為推進重大國家戰略的試金石,人民群眾是不是有了更多獲得感,考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際成效。

  2017年2月17日,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在河北廊坊召開。此前,北京市實施了“河北省千名中小學骨幹校長教師赴京挂職學習”項目,京津冀三地的中小學名師聯合推出1000節優質示範課,三地學生通過數字學校,在“雲端”共享名師名課資源。

  丁酉新春剛過,在河北燕達醫院門診部,來自北京朝陽醫院的關玉盤、宋家琨、彭立人等多位擁有主任醫師、教授職稱的知名專家就如約前來坐診,由於在京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中先行先試,燕達醫院已成為近鄰的北京通州、順義、平谷以及當地居民就醫首選之地。

  未來,往來京津冀將更便捷。為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京津兩地高鐵將率先實行月票制,高速取消通行費,津冀市民持京津冀公交“一卡通”可乘北京公交地鐵;目前,京秦高速、京臺高速和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北京大外環)等3條國家高速將全部打通“斷頭路”;2019年,北京新機場將投入使用。

  背靠同一燕山山脈,同飲一灣灤河水,京津冀三地群眾同親同緣,休戚與共。

  《光明日報》( 2017年02月20日 01版)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