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將成中國兩會最熱點

2017-03-02 17:26:2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渠鴻儒

外媒認為,保持經濟增速,提升經濟增長品質,將成為今年兩會的最熱點。

  國際在線專稿: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處於如此重要時間節點上的全國兩會,自然受到了國外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許多外媒展望了今年兩會可能出現的熱點議題。他們認為,如何保持經濟增速,並同時提升經濟增長品質,將成為今年兩會的最熱點。

  澳大利亞媒體《金融評論》2日發表文章稱,隨著宏觀經濟進一步穩定,以及大量經濟刺激措施的出臺,如何適時發佈一份“風險管理方案”,將成為2017年全國兩會的重要議題。

  文章指出,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將“地産泡沫”、“僵屍企業”與“金融監管”等議題列為政府今年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文章還指出,今年設定的GDP增長目標也將具有重大意義。多位經濟學專家表示,如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GDP增速設為6.5%左右,意味著中國將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經濟結構調整、國企改革、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等方面。而如果GDP增幅被定在6.5%-7%之間,則意味著中國依然希望將重心維持在刺激經濟復蘇回暖上。

  新加坡《海峽時報》2日報道稱,與過去更注重維持經濟增長目標不同,中國政府已經將重心從“經濟增速”轉移到了“經濟增長品質”上。

  文章援引芝加哥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楊大利教授的觀點表示,中國政府已經將重心移向了經濟增長品質,“能夠在避免環境惡化,特別是空氣品質惡化的前提下,維持經濟的增長速度,這才是中國政府高層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楊大利表示,“即使增長速度未能突破6.5%,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除此之外,文章表示,如何深化供給側改革,在短期內消除部分行業的過剩産能,並培養新的長期經濟增長引擎;如何解決貧困問題,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如何調整房地産市場,適當調控一線城市房價等等,中國政府都將在兩會上給出答案。

  美國《赫芬頓郵報》發表文章評論稱,在“穩中求進”方針的指導下,中國政府今年在經濟上可能不會硬性的追求一個增速目標。這意味著,中國將全力投入供給側改革,把力氣用在“打造品質”上。在鋼鐵、煤炭等領域,中國將會“下大力氣”進行改革。而針對國有企業,中國也將開展新一輪的改革。

  此外,香港《南華早報》1日也發表文章稱,在兩會期間,經濟問題無疑將成為最重要的議題之一。而在經濟問題中,如何避免房地産泡沫,降下金融杠桿,將會是最引人注意的亮點。文章援引花旗集團中國問題專家劉利剛(音)的評論表示,加強金融監管、維持金融秩序穩定,在保證經濟平穩復蘇方面佔據著關鍵位置。如何合理管控金融發展,將會是影響中國今後經濟走勢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