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戶籍新政 城市戶籍含金量下降
多地出臺戶籍新政,中國樓市經歷了2016年的跌宕起伏之後,2017年首月成交熱度雖有所降溫,但一些城市房價依然滾燙,需求依然旺盛。近期,北京、上海、南京、重慶等地紛紛出臺調控房地産的新政策。2月1日起,南京正式實施外地人“積分落戶”的戶籍新政,“購房落戶”成為歷史。自1月起,北京首套房貸利率也已經從85折收緊到9折。正如一位在北京從事房産仲介的先生所説:“1月1日以後,經過二手房買賣的,首套是9折,沒有85折了。”
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國樓市就像坐上了過山車。上半年,北京、深圳、南京等一、二線城市樓市迅速升溫,價量齊漲,而到10月前後,全國20多個城市紛紛出臺樓市調控措施,讓樓市“一夜入秋”。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為2017年樓市定調。
(資料圖)
業內人士分析,2017年,中國各地的樓市調控政策將持續發力。房貸收緊是主流趨勢,隨著資金價格的上升和樓市條例的實施,2017年房貸利率或將回升至基準利率。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信貸的確有收緊趨勢,而且從各銀行本身發展趨勢來説,2016年投放了過多的房地産貸款。從風險把控的角度來説,2017年也必然會通過價格杠桿抑制部分非理性需求。應該説,(首套房貸利率)整體上九折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話,有可能會繼續提高。”
在北京提高房貸利率的同時,上海日前暫停了商業辦公項目網上簽約。在一線城市,一些開發商將商業辦公項目開發成居民住宅出售,此類商業辦公項目不受“限購”政策影響。上海市住建委表示,自1月6日起,將同相關部門對上海商業辦公項目進行集中清理核查,在此期間暫停此類項目的網上簽約。
在全國樓市整體進入收緊時期,一些城市的樓市也出現了火爆景象。年初,一向平穩的重慶樓市迎來各地投資者,成交量急速增多。對此,重慶市政府在短短一週內接連六次喊話房地産市場,出臺調控措施,最大力度將外地“炒房團”帶來的投資熱潮冷卻。近期,全國各地召開的有關新年工作會上,“房地産去庫存”和“保持房地産市場的穩定”紛紛成為關鍵詞。
那麼,2017年的樓市究竟將如何?依然滾燙的房價是否會降溫?經濟學家馬光遠給出了分析:“2017年的整體房地産市場相對2016年而言肯定會降溫。2016年無論是土地市場還是交易市場,很多數據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比如新房交易首次超過了十萬億,以後要突破這個標杆恐怕會比較難。(2017年)無論是交易量還是增速,肯定都會回落,但暴跌的概率幾乎等於零。對房地産來講有三個週期沒有結束:一是中國城鎮化的週期正在進行;二是中國的金融資本和土地資本結合的時代包括未來城市的升級也還沒有結束;三是中國經濟以房地産作為支柱産業的基本面沒有變化。這種情況意味著整體房地産的走勢一定會是平穩的。”
另據中國房産信息集團(CRIC)的一份報告,2017年中國房地産市場可能無法達到去年的水準,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同比下降10%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多地落戶新政出臺
如何在大城市落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各地落戶政策目前逐步出臺。
其中一個關鍵是,各省對於省會和重點城市的入戶設定了一些積分或者限制條件。
比如,河南省《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提出,鄭州市落戶條件中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年限要求不得超過2年,其他省轄市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年限要求不得超過1年。
《江西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提出,在南昌市中心城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滿2年,並按規定參加城鎮社保的人員,本人等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福州市轄區和平潭綜合試驗區要以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指標,建立積分落戶制度,具體辦法報省政府批准後實施。廈門市將進一步完善落戶政策,按照國務院有關政策要求,建立積分落戶制度。
而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地區的落戶政策已經出爐。比如,浙江戶籍政策提出,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杭州市)人口規模。武漢和西安也提出了具體的落戶措施。
根據武漢最近出臺《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武政規〔2016〕33號),在中心城區實行積分落戶制度。
此外,武漢放寬開發區、新城區區域落戶條件。如果在這些地區有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參加城鎮社會保險2年以上的非本市戶籍人員,本人可在房屋所在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關東、鐵箕山派出所所轄區域除外)申請登記武漢市常住戶口。
西安《關於進一步吸引人才放寬我市部分戶籍準入條件的意見》提出,持外省市常住戶口,年齡在35周歲以下(含35周歲),與本市市區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勞動合同,並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際繳費滿3年以上等可遷入市區落戶。
重慶對於大學生、農民工入戶都是放開的,但是仍有待地域限制。比如去年底重慶發佈的《關於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通知》指出,大力推動人口轉移,重點推動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轉移務工人員向都市功能拓展區與城市發展新區轉移落戶。
城市戶籍含金量下降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吳傳清認為,特大城市、中心城市設置門檻,除了積分落戶,也有購房落戶等措施,這是為了解決公共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一些地方限制一般人口增長,但是仍會大力引進高端人才,以謀求産業發展,增強經濟活力。”
據了解,對於限制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人口規模,此前國家的多個文件也有具體規定。
比如《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合理確定城區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72號)則提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依據,區分城市的主城區、郊區、新區等區域,分類制定落戶政策,重點解決符合條件的普通勞動者落戶問題。
戶籍人口比重低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進一步放寬外來人口落戶指標控制,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陜西社科院學術委副主任張寶通認為,一些省會和重要城市限制人口,實施積分或其他政策入戶,是因為城市較大,未來的發展需要轉型。“這些城市對專業技術人才戶口都是放開的,對其他人員通過積分加以適當控制,使城市有序發展。”
但對於一些在當地生活的人來説,選擇積分落戶只是“看上去很美”。
“我是湖北農村戶籍,家中有地,在武漢買了房子,孩子在武漢上學沒有問題,高考也不受影響。轉戶籍獲得的直接好處幾乎沒有,”上述在武漢工作的醫生指出,“如果是買房的話,本市戶籍的也有限制。所以沒必要搞積分落戶。”
另外,也有多名農民工告訴記者,即使大城市戶籍很容易獲得,也不會選擇轉戶口。“我在家裏有地,這是最後的保障。城市即使給了房子,沒有穩定的工作,也無法生存。”一位外出務工的農村戶籍人士説。
“現在城市化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但由於大城市房價過高,而農民又享受土地權益,就出現了雙向選擇的狀態。”張寶通説。
他認為,過去的實踐證明,限制大城市發展,大力發展中小城市的政策值得推敲。“城市的發展不是大、中、小城市齊步走,而是全國性特大城市先發展起來,等到其生存成本偏高之後,人口就向省會城市流,省會城市生存成本再高之後,人口才會流向中小城市。”
原標題:多地出臺戶籍新政 如何在大城市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