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成績回擊了“悲觀論”

2017-03-04 11:05:3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金近

春回日暖 翟桂溪作(新華社發)

  “可以説我們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用一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回應了中國經濟‘悲觀論’。”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這樣説道。時值全國兩會這一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期,可以看到,中國經濟以巨大的增量、強勁的動力、突出的轉型實效和良好的未來預期,擊潰了此前的看衰之勢與悲觀論調。對此,專家指出,我們應該珍惜中國經濟來之不易的穩健開局,以深化改革進一步提質增效,以“進”促“穩”。

  經濟增長動力強

  在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2月份宏觀經濟指標中,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6%,既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又高於去年同期2.6個百分點。這已是該指數連續5個月保持在51.0%以上,製造業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明顯。

  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這一宏觀數據背後還有4個特點:一是製造業市場需求回升;二是國內外需求有所改善;三是新動能持續發力,其中裝備製造業PMI達到近3年的高點;四是企業對未來發展信心持續增強,處於高位景氣區間。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中國GDP總量突破7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在這樣的巨大經濟體量之上,中國經濟的每一點增長,都牽動世界經濟的命脈。

  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自2008年以來,中國每年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均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中國鉅額對外投資、大量出境遊人口等對世界其他國家而言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機遇。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各項工作正在紮實推進,改革的紅利也在不斷釋放,所以我國經濟仍然具有強勁的動力和持久的耐力。”王國慶説。

  轉型成績被看漲

  關注中國經濟增量的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代欣向本報記者分析,還應注意到巨大經濟體量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高難度,以及中國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的成績。

  此前一些國際投資者曾表達過對中國經濟走勢的擔憂,諸如債務水準增高、潛在的國際貿易摩擦風險等。但近日國際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士丹利發佈的報告《我們為什麼看漲中國》,破解了這些疑慮。

  報告高度評價中國經濟轉型成果:一是消費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增長主力,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二是服務業將是增長最快的領域;三是中國正向高附加值製造強國邁進;四是企業繼續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五是過剩産能問題正在逐步解決。

  這些結論在《2016年統計公報》中都能找到實在根據。比如,2016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4.6%;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51.6%;單位GDP能耗下降5%……

  美國格羅斯大學商學院教授趙耀評價説,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目前效果已初步顯現,其外溢效應十分可觀。

  以“進”促“穩”築根基

  在新的一年裏,王國慶指出,只要堅持穩中求進,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經濟仍將是世界經濟最強勁的‘發動機’”。其中“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敢作為,而是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有所進取,以“進”來促“穩”。

  何代欣認為,“當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突顯,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依舊面臨壓力,而財政和金融的風險尤其值得防範。在中國經濟這艘大船駛向大海深處的同時,風險點不會短時間內快速削減。但是,從民族振興的高度來看,中國經濟應該承受起更長時間、更深層次的考驗。”

  這就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何代欣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比較好,超出了許多國內外研究機構的預期。“我們應該珍惜這個良好的開局。去年大家主要講‘穩’字,中國經濟小心翼翼走過了非常不易的時期。而在今天來説,這個‘穩’應該是動態的‘穩’,要以不斷深化改革、促進發展作為前提。”

  以民生領域為例,養老、醫療、教育等諸多方面改革已經覆蓋,但是老百姓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專家指出,未來需要從微觀細節入手,不單純求量,而是改體制、抓實效。

  全國人大代表、太鋼集團董事長李曉波説:“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不斷降脂增肌、優化結構,為後續發展築牢了根基。”(記者 李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