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今年錢怎麼賺,關鍵在於三個字

2017-03-06 15:42: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在3月5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做了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一萬八千多字的篇幅,內容紮實,數據翔實,提出很多硬措施,幹貨滿滿。通讀全文,一個最主要的感受是,報告體現了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也就是穩中求進、真抓實幹。中國這一年的工作關鍵,也在於“穩”、“進”、“幹”三個字。

  報告指出,穩是大局,要著力穩增長、保就業、防風險,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底線。這一戰略論斷,既來自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也來自對實踐經驗教訓的總結。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自由貿易受阻,“黑天鵝”事件頻現,國內也面臨著結構性問題突出、改革進入深水區等挑戰,不確定性上升;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至今沒有消退,遭受過切膚之痛的中國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渴望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來完成結構性轉型升級。中國的民眾,渴望能有更多的獲得感,實現自己的小目標。大戰略和小目標,都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來托底。

  每臨大事有靜氣。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在複雜多樣的民眾訴求面前,以穩定性應對不確定性,以穩定性提升獲得感,自然成為指導中國方方面面工作原則的不二選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管是6.5%增長率、3%通脹率、4.5%失業率的設定,還是“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積極穩妥去杠桿”、“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提法,無不體現了“穩是大局”這一戰略論斷。政策穩、預期穩、社會穩、民心穩,中國就能積聚更多的能量,更好地實現“進”。從這個意義上説,強調“穩是大局”,並不意味著無所作為,反而是要奮發有為。穩定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前進則能更好地維護穩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創新”、“開放”、“推進”等詞頻頻出現,基礎性關鍵性改革要加快、內需潛力要進一步釋放、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提法,均體現了中國正在積極“進”、主動“進”、持續“進”,不斷尋找新動能,不斷提高發展的品質和效益,讓更多民眾享受到發展成果,為穩增長、促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017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號召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重點著墨來談“幹”的重要性,“要幹字當頭,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幹”、“給幹事者鼓勁,為擔當者撐腰”、“以實幹推動發展,以實幹贏得未來”等提法,無不體現了中國政府的實幹精神,這是使命,更是責任。

  2017年之於中國,是一個關鍵節點。這一年,中共十九大要召開,“十三五”規劃進入第二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2017年之於世界,也是一個關鍵節點。這一年,法德韓等多國領導人將出現更替,政策面臨不確定性,牽動全球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穩定的中國,一個進取的中國,一個實幹的中國,不僅是民之所向,也是世界之幸。(文/盛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