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文話兩會】傳統文化復興的三重意義

2017-03-06 12:55:45|來源:光明網|編輯:徐藝源

  傳統文化復興的三重意義

  ——訪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方李莉

  作者:李姝昱

  三月,春風送暖,草長鶯飛。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京舉行,舉世矚目。今年,傳統文化仍然是與會代表、委員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認為,中國的文化要想贏得時代的振興,以飽滿的品質回饋世界,必須讓傳統文化活在今天,達到時代的創造。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表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完全復古,而是當代精神與古典趣味的融會貫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李延聲表示,“非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保護非遺文化,是我們提高文化自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諸如此類,發人深思。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推進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在活態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逐漸與當代藝術創作、城市日常生活融為一體。那麼,這種復興和融合,有著怎樣的積極意義?記者日前就有關問題採訪了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方李莉。方李莉研究員長期致力於中國傳統手工藝復興的研究工作,帶領研究小組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紮實的理論思考。在她看來,傳統文化的復興,至少有三重意義。

  “首先,非遺項目的傳承、傳統文化的復興,讓當代藝術有了更多的原創基因,成為當代藝術崛起的重要基石。”所謂非遺,是指以非物質形態存在、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並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多以傳統藝術、民間藝術等形式來表達,因大都地處偏遠鄉村,一度很少被精英學者所關注。但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年,情況有了明顯改觀。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傳統工藝走進了大眾視野。“與此同時,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日益密切,並從傳統文化中不斷獲得靈感、汲取養分,有了更多的創作技巧和中國韻味,而不再僅僅是舶來品。”方李莉表示。

  她舉例,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領銜主演的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便是一部融傳統和現代元素為一體的好作品,生動展現了雲南濃郁的民族風情,十餘年來久演不衰。著名作曲家譚盾的音樂作品《地圖》,將湘西本土音樂與現場交響樂巧妙融合,打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美。著名陶瓷藝術家朱樂耕將傳統陶瓷藝術與城市公共空間相結合,積極探索城市環境陶藝。再如,今年年初在北京太廟藝術館舉行的“文明的迴響:中華匠作展”,讓傳統技藝、當代藝術同臺亮相,可謂一場聯接古今、跨界綜合的視覺藝術大展,反響熱烈。

  “其次,促進了傳統手工藝行業、産區,以及相關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創業門路、就業機會。”方李莉在多年的田野調查中發現,不少城市正在出現一股強勁的手工藝復興潮流。例如,在景德鎮隨處可見的陶藝工作室中,各種茶具、香具、花器琳琅滿目,既古樸又新潮。蘇州鎮湖,則聚集了成千上萬心靈手巧的繡娘,她們每天忙於繡衣服、繡桌布、繡手提袋等,饒有興味。除此,東莞沉香、宜興紫砂壺、莆田紅木傢具等,也都聞名遐邇。“從業者中,不乏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以及當代藝術家、知名設計師,他們每天辛勤勞動、樂此不疲,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為傳統手工藝行業注入珍貴的創造活力。”方李莉如是説。

  “最後,傳統文化的復興,引領了一種新的潮流與時尚,正在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方李莉表示。茶道、花道、香道、園林等傳統生活藝術越來越流行,飲茶、養花、焚香、收藏古玩、穿中式衣服、擺中式傢具等,成為不少人日常居家的雅好。例如,沉香市場的繁榮,復興的不僅是一種産業,更是一套修身、養心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復興,有望帶動一個完整的産業鏈,為推動全民閱讀、踐行禮儀文化發揮積極作用。“生命裏充滿了勞績,但還要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土地上”,德國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此句言近旨遠、流傳甚廣。方李莉希望,“以傳統文化復興帶來的新潮流、新時尚為契機,塑造出一代有文化品位的中國人,讓一種更詩意、更有趣、更高尚的生活理念成為廣泛共識。”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每當人類社會發生新的轉型,都會首先反映在文化上,文化的作用不可替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對文化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相信隨著這一工程的啟動,傳統文化的全面復興將穩步推進!”方李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