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抓好金融體制改革。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
為此,報告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是,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目的是希望資金能夠支持基層,尤其是縣域以下的三農、小微企業。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這是推動資金流向實體的一個有針對性的舉措。
考慮到今年的M2增速預設目標是12%,比去年少一個百分點,往年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老問題,今年有可能會更加突出。因此,提前做好促進資金流進實體的工作,今年也許比往年更緊迫。
資金總是逐利的,如果資金不願意進入實體,背後一定有原因。有可能是實體經濟比較困難,利潤低,比較難做,也有可能是非實體經濟的利潤比實體經濟高,對實體經濟形成擠出效應。那麼,幾年來資金不願意進實體的主要原因到底是哪個呢?
可以説,兩者兼而有之,但以後者為重點。
實體比較難做,是世界經濟大環境決定的。目前全球經濟都處於艱難的復蘇階段,需求不足,市場容量增長慢,競爭激烈,因此實體經濟利潤在下滑,這是全球的普遍現象。另外一方面,由於這幾年來的全球性貨幣寬鬆,大量資金進入非實體領域,炒作各種資産,導致資産價格狂漲。
這又導致了兩種錯覺,一是幹虛擬經濟、搞資産炒作比實體賺錢,於是更多的資金去追逐各種資産價格,甚至不惜加杠桿。這導致了資産價格快速上漲和另一個普遍的幻覺:炒資産比做實體來錢快得多。
比如某些一線房地産價格暴漲,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買房一般都是貸款,帶有比較高的杠桿,房價漲一倍,利潤則翻更多倍。如是導致更多的資金追逐房地産,而實體經濟那點可憐的利潤,當然得不到資金的垂青,即便利率再低,錢也不過去。而房價的上漲,則又導致實體經濟的成本進一步提升,於是實體更難做了。
長此以往,將會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為資産價格的上漲説到底是需要有實體的利潤來支撐的。如果實體最終被“渴死”,那麼自然最終資産價格也會撐不住而掉下來。
清楚了資金不進入實體的原因,那麼,我們就不難得出結論,未來若要繼續推動資金進入實體,除了金融部門的改革之外,政策領域更需要發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高層已經下了這個決心,相信未來有更多的政策面配合不斷出來。(文/雷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