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題: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的農民工工資清欠問題如何解?代表委員來支招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鍥而不捨解決好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決不允許他們的辛勤付出得不到應有回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做了專門論述,這給背井離鄉、辛勤付出的農民工群體吃了“定心丸”。
政府工作報告專門強調農民工工資清欠問題,表明黨和政府時時刻刻將民生“放在心頭,扛在肩上”,彰顯紓民困、解民難的意志和決心。如何徹底破解農民工工資拖欠難題,一些代表委員們紛紛支招。
“重拳出擊”見成效
“現在拖欠工資的情況少多了,但時不時也能碰到。在工地上幹活兒,苦點累點不要緊,只要能及時拿到錢就行了。國家今年提出要大力解決好這個問題,這是為我們農民工撐腰壯膽。”長沙建築工人肖成剛説。
長期關注農民工權益保障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山河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職員張曉慶説,回顧最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還是頭一次明確提出要“鍥而不捨”解決好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以往各地治理欠薪問題,大多集中在農民工返鄉過年之前,相信今年動作力度會更大會更持續。
事實上,今年春節長假過後,國務院就打出了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組合拳”。2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建立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的長效機製作出了部署。會議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壓實責任,標本兼治,對欠薪問題反復抓、抓到底,決不能讓廣大農民工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回報”。
隨後,按照國務院工作部署,國務院辦公廳就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派出督查組,赴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浙江、湖南等5省區開展實地督查,共查處重點欠薪案件35起,為4738名農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資1.29億元。
3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督察組再出“重拳”,山西長治市襄垣縣善福鄉棚戶區改造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案、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中旗寶龍山鎮政府綜合樓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案等10起欠薪典型案例被“點名”。
制度性安排明晰深層矛盾待解
人社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查處工資類違法案件23.3萬件,同比下降14.8%;共為372.2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350.6億元。
“近年來,國家清欠農民工工資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各地清理農民工欠薪案件的一些制度性安排也逐漸明晰,總體上來看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當前,農民工欠薪問題之所以難以杜絕,關鍵原因在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何氏眼科醫院院長何偉説。
“建設領域是發生欠薪的‘多發區’。”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吳青表示,目前墊資施工的現象仍然較多,挂靠承包、違法分包、層層轉包、包工頭承包等問題,始終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實地督察中,國務院辦公廳督察組發現,有的地區對政府投資項目立項審批把關不嚴,一些財政資金不到位、開工條件不具備的項目倉促上馬。有的地區屬地監管責任不落實、組織工作不到位,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工資保證金等政策措施未落實落地,多部門聯合治理、跨地區執法協作等治理欠薪的機制亟待完善。有的地區對發生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不能依法及時處理。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工資支付保障的立法不完善、拖欠工資企業的違法成本過低以及各地基層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量薄弱等,也是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多發易發的重要原因。
國家意志“變現”地方行動
“解決好農民工欠薪問題,就是守護我們社會的底線和良心。各地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切實履行好屬地責任,各級人社部門要紮實落實監管責任,帶著感情和責任心,鍥而不捨地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張曉慶説。
“維權成本高、違法成本低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佛山市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桂彬説。
吳青説,農民工遭遇欠薪後,要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申請勞動仲裁、向法院起訴,其中每一級程式還要經過調解、申請與受理,申請者還要承擔證據蒐集等相關工作。繁雜漫長的法律程式往往是這些急於拿到工錢的農民工無法等待的。
“農民工在遭遇惡意欠薪時,如果通過法律手段維權,最突出的問題是取證難,很多時候連勞動合同都沒有。”吳青表示,這就要求政府加強用工市場的監管,規範用工關係,另一方面要向農民工宣傳勞動法律法規,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事先要簽訂勞動合同,避免討薪時無憑無據。
張曉慶説,減少農民工維權成本,防止出現討薪“持久戰”,應該加大對欠薪行為的處罰力度,提升企業的違法成本,並通過向社會曝光,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採取限制市場準入等措施。
部分代表委員表示,還要從制度上對欠薪行為進行遏制,強化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來保證制度效果。從源頭避免欠薪行為的出現,防止事發後才“後知後覺”;其次是健全勞動保障機構、公安機關等多部門聯動機制,並加大監管不力的問責力度。(記者:劉大江、劉良恒、孫仁斌、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