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闡釋。綜合來看,這次答記者問有四大鮮明特徵。
第一,涉及的問題十分豐富,展現的姿態高度開放、包容和自信。
此次記者會涉及的問題包括中國外交的成果與特色、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與作用、“一帶一路”的推進與發展、中歐關係、中非合作、中東局勢、南南合作、中美關係、中美俄關係、中日關係、中日韓合作、中菲關係、中韓關係、朝核問題等等。21個提問中有11家外國媒體的記者提問,超過提問總數的一半。此外,網絡媒體澎湃新聞的記者也提了問題。
第二,王毅外長的回答,傳遞出的總體信息十分清晰:中國具有進行國際合作的非常真誠的意願,同時,中國有著維護自身權益的堅定決心。
在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有所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將努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公共産品。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多邊主義的道路,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支持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國際體系。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願意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履行應盡義務;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願意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做出應有貢獻;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願意為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發揮更大作用。在當前不確定的世界中,中國政府做出這樣明確的政策宣示和承諾,有助於提升國際體系的穩定性,增強國際合作的信心。
在中美關係方面,沒有使用新型大國關係的説法,但認為中美關係要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認為中美關係應致力於兩個超越,即超越社會制度的不同和超越零和博弈的傳統思維,指出中美不是也不可能把一方的成功建立在另一方的受損之上。顯然更重視的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實質而非名義。
在談及南海問題時,王毅外長強調,絕不會允許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再次受到干擾和破壞,如果還有人想興風作浪、再生事端,必將遭到地區國家的共同抵制。關於朝核問題,王毅外長強調,“擁核不會安全,動武不是出路”,當務之急是亮起紅燈、同時剎車。旗幟鮮明地表明瞭對周邊熱點問題的清晰立場。
第三,內容十分接地氣,強調外交為民服務。
王毅認為為國內發展服務是中國外交的應有之義。去年一年,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處置了超過10萬起領保案件。從局勢動蕩的南蘇丹安全撤離了1000多名中國同胞,從遭遇地震、火災、暴風雪災害的新西蘭、以色列、日本等地轉移中國同胞上千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從90個國家和地區追回了腐敗和經濟犯罪外逃人員2500多人,其中“百名紅通”人員達38人。還同世界上70個國家締結了引渡條約和司法協助條約,基本建成了覆蓋全球各大洲主要國家的追逃追贓網絡。這些內容,迅速拉近了中國外交與普通民眾的聯繫,顯示中國外交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面。
第四,透露了很多一手信息,增進了公眾和社會對中國外交的了解。
對於人們十分關注的南海問題,王毅透露,聯合工作組磋商已取得明顯進展,並形成了COC框架的第一份草案。此外,瀾湄合作的中國秘書處將在幾天后正式成立;領事保護方面,兩個星期後外交部將正式推出12308微信版;“外交小靈通”也擁有了1200多萬“通心粉”;關於金磚合作,提出探索“金磚+”的拓展模式,並將努力把金磚合作打造成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南南合作平臺。這些回答,反映王毅外長不僅對中國外交的宏觀思路駕輕就熟,對中國外交的諸多微觀細節也是瞭如指掌。
這次答記者問,有助於中國民眾以及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中國外交的性質和任務,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貢獻,中國對於大國關係、多邊外交、南南合作、地區熱點的立場和政策,以及中國外交如何服務於國內發展和普通人利益;有助於明確對中國外交的預期,增強對中國外交以及國際合作的信心。(周方銀:作者是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