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能耗"加減乘除"怎麼幹 代表委員有話説

2017-03-08 10:28:42|來源:人民網|編輯:章文君

  張光峰代表: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轉型,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增長

  王小康委員:從“求溫飽”到“盼環保”,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

  紅衛代表:從低成本要素投入轉變為創新驅動,才能真正實現降能耗

  習近平總書記説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

  單位GDP能耗指標,關係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變,也關係百姓期盼的碧水藍天。去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5%,超額完成預期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的目標。這一目標能否如期完成,如何實現綠色發展,成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綠色發展是必然選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綠色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産協會會長王小康委員表示,當前經濟正處於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老路。百姓從“求溫飽”到“盼環保”,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最公平的公共産品。因此,必須尋求一條既能穩增長、又能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新路,把單位GDP能耗降下來,讓老百姓的幸福感升上去。

  近年來,我國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增長。”山東省濱州市委書記張光峰代表説,“生態濱州”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轉型,不要高污染的GDP。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入,一手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一手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一條完整的綠色發展産業鏈。

  綠色産業成為新亮點。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黨組成員、巡視員紅衛代表説,西藏旅遊資源豐富,但也因特殊自然條件,生態環境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以前有的景區沒有污水排放設施,垃圾也沒有轉運處理,遊客人數多了,逐漸超過環境承受力。重生態、增投入,現在許多景區、河流、湖泊都有了專門規劃、環保細則。去年,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2315萬人次,同比增長14.8%,實現旅遊總收入330.75億元,同比增長17.3%。旅遊業對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了近30%。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協調性、可持續性更強。去年全國能源消費中清潔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了1.7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上升到51.6%。代表委員們認為,讓發展真正綠起來,才能更加可持續、更有後勁。

  迎難而上去産能,多措並舉破難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再壓減鋼鐵産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産能1.5億噸以上,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産能5000萬千瓦以上,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降能耗,今年怎麼幹?

  做加法,讓老産業重現生機,讓新産業從無到有。“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改造傳統産業,培育新動能,謀劃綠色轉型。”張光峰説,要推動綠色技術研發應用,大力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産業,促進“製造”向“智造”轉型。

  做減法,迎難而上去産能。張光峰説,要建立統一、完整、規範的工作機制和制度體系,確保産能真去真退。“十二五”以來,濱州市有27個投資過億元的項目因不符合環保要求被拒之門外。

  做乘法,以創新為導向,開拓新空間。紅衛説,讓綠水青山變成致富的“金鑰匙”,要用創新引領服務業。“我們針對遊客喜歡來藏區自駕遊的特點,發展沿線住宿、餐飲等附加服務業,讓更多的老百姓參與進來,實現産業脫貧,當地老百姓保護環境的自覺性也提高了。”

  做除法,為企業降成本、清障礙。代表委員們認為,政府不僅要在優惠政策上錦上添花,更要在服務上雪中送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

  代表委員們認為,在一些落後産能市場回暖的情況下,實現今年降能耗目標,更應保持定力,堅定信心。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有效處理“僵屍企業”。

  堅守生態紅線,監管和考核實起來嚴起來

  實現綠色發展,要堅守生態紅線。紅衛説,只有從低成本要素投入轉變為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方式,才能真正實現降能耗。生態環境是我們最大的資源,也是底線。今後,西藏會採取更嚴格的旅遊項目規劃審批制度,全面升級景區基礎設施,建立生物處理廁所,解決景區洗手間短缺、高海拔地區污水處理難的問題。

  綠色發展,需要嚴格監管。代表委員們認為,今年環境治理力度繼續加大,隨著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落實,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深入推進,政府監管將越來越嚴。

  王小康表示,新環保法是公認的“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兩年來,環保部門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聯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環境執法“長出了牙齒”,政府、企業在環保方面有壓力、有動力,也給公眾帶來信心。

  實現降能耗目標,需要轉變考核機制。“應該把綠色發展當作考核新尺規,不能只看地方GDP等經濟發展指標,還要看污染物排放水準、生態環境保護等指標。”張光峰説,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行動,把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生態效益等納入綜合評價體系,才能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勵,把綠色發展落到實處。

  發展方式的轉變是一場革命。代表委員們認為,以堅定的勇氣和實幹精神推動綠色發展,我們定能逾越環境生態的瓶頸,走出轉型升級的新路。

  (原標題:降能耗 “加減乘除”怎麼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