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引入女版紅綠燈 有人質疑是作“表面文章”
2017年3月8日訊,不知你是否留心,十字路口處為行人樹立的紅綠燈上,閃爍的小人總以“男人”形象示人,而在今年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的部分街道把行人信號燈上的“小人”從男性形象改為女性,借此“減少人們潛意識中存在的偏見”,促進男女平等。女版紅綠燈將試行12個月。組織者希望,墨爾本能最終實現男女形象信號燈數量對等。但也有人質疑,就促進性別平等而言,更換信號燈人物形象只是作“表面文章”。
紅綠燈閃爍的小人總以“男人”形象示人
促平等
英國《衛報》報道,這項試點計劃涉及墨爾本市中心斯旺斯頓和弗林德斯十字路口的10處人行橫道信號燈。
7日,這10處信號燈上的男性“小人”形象被換為身著裙裝的女性形象。
這項試行計劃由遊説團體“墨爾本委員會”提議,團體負責人馬丁·萊茨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臺記者,僅安裝男性人物形象信號燈是對女性的歧視。
“我們的想法是,女性和男性形象的信號燈數量對等,這有助於減少潛意識中的偏見。墨爾本是全球最宜居的城市,而我們真正想要看到的是,墨爾本也能夠成為全球(性別)最平等的城市。”萊茨説,信號燈形象的更換是一種“實際且有意義的方式,以顯示我們有50%的人口是女性”。他還強調,更換信號燈形象的費用全部來自資助者,而非納稅人的錢。
引爭議
按《衛報》的説法,去年墨爾本裏士滿區的一處行人信號燈也被更換為女性形象,以紀念維多利亞州首名女性議員瑪麗·羅傑斯,這也是澳大利亞歷史上首次出現女性形象的紅綠燈。不過,將更多信號燈更換為女性形象的做法卻引發不少爭議。
“我真的太愛墨爾本了!女性形象交通信號燈,讓它來減少‘潛意識的偏見’吧!”網友蘇珊·莫裏説。其他一些網友則質疑,更換信號燈人物形象的做法只是“表面文章”,“毫無必要”。“瘋了嗎?讓一半的行人信號燈由男性形象變為女性,這是為了男女平等?”一名網友説。
墨爾本市長羅伯特·多伊爾也表示,這項計劃無法帶來“引人注目”的效果。“為了促進男女平等,我做什麼事情都可以,但(這項計劃)真的能奏效嗎?”他説,“很遺憾,我認為這是個成本高昂的舉動,只會招致嘲諷。”
事實上,墨爾本並非首個通過類似方式促進男女平等的城市。按英國廣播公司的説法,新西蘭惠靈頓、德國部分城市以及奧地利維也納市區也曾通過在公共場合增加女版紅綠燈的方式提高社會對女性的認可。
(原標題:澳大利亞引入女版紅綠燈 有人質疑是作“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