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菲):3月9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就“民法總則草案與人大立法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已經提交本次大會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無疑是本場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民法總則和老百姓的關係到底有多密切?和現行的民法通則相比,這部草案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此外,過去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立法方面都取得了哪些進展?
隨著國家和社會形勢的快速發展,出臺一部民法典已刻不容緩。在本次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民法總則草案提交全國人大代表審議備受關注。在9日上午的發佈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表示,民法總則草案可謂亮點紛呈,創新不斷。比如,草案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民法總則的立法宗旨加以明確規定,並將其全面融入所有條文之中。草案還體現了時代特徵和一定的前瞻性。此外,草案加強了對民事權利的保護、擴大了民事主體的範圍。特別是針對民事權利保護中的一些薄弱環節做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規定。張榮順介紹説:“如新增加了對胎兒利益保護的規定,構建了以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護為補充、國家監護為兜底的監護制度。草案裏還延長了訴訟時效,把原來的兩年延長到三年,以更好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規定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18周歲之日起計算,為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長大以後提供尋求司法救濟的機會,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 ”
張榮順介紹説,從2016年年底開始,已經全面啟動了民法分編各編的起草編纂工作。他坦言,整個編纂過程並不一帆風順,最大的困難就是各方面意見紛紜,要取得共識的難度不小,但意見不同並不是原則分歧,各方對於完成一部民法典是有著強烈願望的:“意見雖然很多,但這一次在編纂民法總則的過程中,我們體會是社會各個方面對整個民法總則的編纂工作大的方向是一致的,實際上有很多的意見不同,但它不是原則分歧。我在參加編纂民法典、制定民法總則的工作中,感受最深的是對於編纂一部中國人自己的民法典,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社會是有著強烈的政治意願的,這不僅僅體現在黨中央作出編纂民法典的決定,也體現在我們在進行民法總則起草過程中得到全國各族人民、各個地方、各個社會階層的普遍廣泛的支持。”
我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新情況不僅加快了民法典的編撰工作,也使得其他領域的立法步伐加快。據介紹,去年兩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新制定法律8件。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許安標介紹説:“在立法方面制定了網絡安全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構建國家安全法律體系取得新的進展。立足於繼承和弘揚中醫藥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還制定了中醫藥法。貫徹落實關於文化強國的戰略,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和電影産業促進法。還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制定了環境保護稅法。修改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此外,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法律27件、通過了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7件,還審議了9件法律草案和一個決定、兩個辦法。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就嚴肅查處遼寧拉票賄選案作出決定、對香港基本法有關條款作出的解釋,都産生了重大的影響。
立法的速度在加快,又如何保證立法的品質?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許安標表示,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立法先行,同時要抓住提高立法品質這個關鍵。在實踐操作中,我國已在提高立法品質方面總結了不少經驗,採取了很多新舉措、新做法。許安標舉例説:“我們建立了四個基層立法聯繫點,有上海的虹橋街道辦事處、江西景德鎮、湖北襄陽、甘肅臨洮,努力把基層立法聯繫點打造成為立法聯繫基層的直通車。我們的法律草案直接印發到基層去徵求意見,直接去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