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阮佳聞):養老及延遲退休問題繼續是2017年中國兩會上關注度非常高的熱點話題。作為歐洲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一度被媒體戲稱為"歐洲養老院"的德國雖然因為擁有較為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和相對成熟的養老護理産業,而被認為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先進典範,但眼下德國養老也越來越不容易。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養老保險的國家,“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體系為國民提供了全面保障。養老保險共分三部分:公共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政府支持的私人養老保險。公共養老保險是絕大多數退休者的主要生活來源。
但隨著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德國公共養老制度面臨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首先是老齡化加劇。預計到2030年,德國人口規模將從現在的8200萬減少到7700萬,到2060年進一步縮減到6500萬。屆時,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到2040年,領取養老金與繳納養老金的人數比將從53%增至73%。其次是養老金池捉襟見肘。2015年德國養老金支付出現40億歐元的赤字,預計到2018年赤字額將增至80億歐元。最後是支付貧富差距拉大。德國經濟研究所和柏林自由大學的研究顯示,收入最高的20%的人領取了40%的養老金,收入最低的20%的人則只拿到7%。
有分析認為,兩個因素加劇了德國養老體系的困境。首先是歐洲央行的零利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本來已讓很多投資型養老基金損失慘重,零利率更讓養老金池的增值成為空想。其次是短期工大量增加。很多企業為了規避風險雇傭了大量臨時工、短期工,這些勞動者的工資較低,相應繳納的養老金也少,未來他們能領到的養老金就更微薄了。
退休後有可能陷入貧困成為不少德國老人面臨的問題。1985年,一名退休老人領取的養老金是在職職工平均收入的57%,2014年降到48%,預計到2030年將只有4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90年德國領取養老金的人數為1500萬,2013年為2520萬。德國是經合組織成員國中養老金替代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德國《商報》不久前一篇報道警告,養老金已經成為德國的一顆“定時炸彈”,現在的工人很可能幹了一輩子,退休金都不夠生活開支。
其實,德國政府多年前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並採取了諸多補救措施。施羅德政府的福利改革重點是延遲退休年齡、減少福利支出。政府扶持“呂路普養老保險”和“裏斯特保險”等補充性養老保險,以期減少公共支出壓力。默克爾政府提出大規模接收難民,也有填補勞動力缺口的考慮。然而德國面臨的養老形勢依舊嚴峻。去年8月,德國聯邦銀行一份內部報告建議未來將退休年齡從67歲進一步延長到69歲。儘管遭到媒體質疑,但是專家稱,如果不採取該措施,德國要維持養老金給付水準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降低替代率,二是提高繳費比例。
退休老人們等不及政府伸出援手,只能自尋出路。為了降低養老成本,很多地方出現了“同居養老”——老年人搬到同一棟公寓居住,彼此照應。不少老人選擇出國。以東歐國家為例,不僅養老成本降低一半以上,軟硬體設施還更為優越。德國老年人權益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由於經費缺乏、護理人員不足,德國養老院中1/3以上的老人不能獲得合理飲食供應。在德國,有時一名護理人員要看護五六十名老人。貝塔斯曼的研究顯示,當前德國缺乏3萬名有專業知識的護理人才,到2030年缺口將擴大到50萬。
很多老人不得已必須重新工作。有調查顯示,近一半即將退休的德國人希望退休後能夠繼續工作,在收入越低的人群中這個比例越高。據聯邦勞動局統計,2015年,有接近一百萬退休老人為了彌補養老金的不足而繼續工作,比2010年上漲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