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趙春曉):校園欺淩與校園暴力常常被相提並論,混為一談。教育部部長陳寶生3月12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有必要對校園欺淩和校園暴力進行區分。同時,解決校園欺淩要建立包括校園內的安全防範機制和校園外的綜合治理機制,用社會、家長和學校的力量進行綜合防範。
國際在線記者採訪了兩位常年從事教育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看他們如何為解決校園欺淩出謀劃策的。
左東嶺:解決校園欺淩 家庭學校社會缺一不可
全國政協委員左東嶺 趙春曉攝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左東嶺認為,與孩子接觸最多的是家庭和學校,如果父母和老師能夠認真的關注孩子言行,將會避免很多欺淩事件的發生。同時,校園欺淩行為是在社會大背景下發生的,受到社會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對這種行為的防治也必須有多個層面,不是簡單的學校責任、家庭責任或社會責任,要看到行為背後深刻的社會背景。
左東嶺委員強調,解決校園欺淩,老師和家長應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在學校裏,老師不僅要從細微之處多觀察孩子們的言行,切實負起監管的責任,還要把防範校園欺淩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而作為家長,更要時刻關心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發現孩子情緒反常時應及時進行溝通,了解孩子情緒波動的原因,主動進行疏導;如果孩子遭遇到校園欺淩,家長應該從行動上予以積極回應,與學校、老師形成有效聯動,共同來促進事件解決;如果已出現對孩子造成了精神或身體上的傷害,家長們更應該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孩子的權益。
馬敏:呼籲儘快出臺校園安全法
全國政協委員馬敏接受記者採訪 趙春曉攝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關注校園欺淩話題多年,他從2012年就開始提出學校要重視情商教育,將應試教育轉換為素質教育,教孩子怎麼跟父母、同學、老師相處,教會孩子如何去尊重別人。
同時,馬敏委員還呼籲儘快出臺校園安全法,明確校園安全事件中的各方責任,切實保障教師和學生的安全,為教育教學創造良好的秩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