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回應品質熱點問題:打出中國的金字品牌

2017-03-15 08:53:3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葉玉龍

  

  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等就“品質提升”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品質總體水準提升

  中國品質建設狀況如何?支樹平表示,近年來重視品質、抓品質的氛圍基本形成。産品品質總體水準提升,工程品質不斷好轉,環境品質也在改善中。去年,10類重點消費品合格率提升5.2個百分點,電商産品品質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出口工業品因品質問題被退貨的批次下降13%。

  支樹平同時表示,中國品質總體水準還不夠高,一部分産品檔次比較低,特別是中高端産品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在品質發展環境上,有些地方過度關注GDP,對品質的重視不夠,在法規、投入、人才培養上還有一定差距。

  支樹平説,要抓好品牌建設,“培育一批真正叫得響,甚至國外消費者都歡迎的中國品牌,打出我們的‘金字招牌’”。

  針對有關標準缺失、滯後問題,田世宏説,將從優化標準的供給結構、提升標準的供給水準和提高標準的科學管理水準三個方面發力。“特別注意實施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的‘接軌’工程,進一步提升中國標準和國際標準的一致性水準。”

  補齊短板再出實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使産品更多適應市場新變化,滿足消費者新需求。因此,中國將把提高供給品質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把提高産品和服務品質作為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

  據介紹,國家質檢總局將就國家品質基礎設施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加快建設。支樹平表示:“對品質的短板,要組織各方力量進行技術攻關、提出改進提升方案。對一些産品生産集中、假冒偽劣較多的重點地區實行區域整治、集中整治、掛牌督辦。必要時可以約談當地負責人,‘亮黃牌’並曝光。”

  多措並舉助力開放

  對外開放過程中,標準、計量、認證、檢驗檢疫等品質支撐十分重要。據支樹平介紹,中歐班列開通後,許多出境班列會遇到檢驗檢疫問題。這是因為每個國家有自己的檢驗檢疫制度,在食品、農産品等方面管得很嚴。對此,中國有關部門專門研究檢驗檢疫政策,為企業提供方便。

  “中歐班列從歐洲國家開往中國,會經過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我們和這些兄弟國家商量,解決了過境檢疫問題。”支樹平説,今年國家質檢總局將從保障“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加強已有合作文件落實、做好標準協調與認證、加強執法互助等多個方面繼續做好相關工作。

  食品安全築牢防線

  對於社會各界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支樹平表示,國家質檢總局現在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覆蓋“進口前、進口時、進口後”3個環節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在進口食品源頭的監管上,目前有178個國家和地區、8大類2000多種進口食品獲得準入。與此同時,國家質檢總局還對89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6萬家食品企業實行註冊,對12萬多家境外出口商和3萬多家境內進口商實施備案。

  “進口食品到了口岸要進行查驗,通過風險監測預警,築起‘防波堤’。對不合格的食品,該銷毀的銷毀,該退運的退運。”支樹平表示,食品進口後,有關部門會跟蹤監管,將“最後一公里”這道關把住。(記者 王俊嶺)

  (原標題:質檢總局回應品質熱點問題:打出中國的金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