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行李丟了誰擔責?掃描各國申報和賠償制度
央廣網北京3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坐飛機,辦理了行李托運,下飛機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直奔行李傳送區取回自己的行李,最鬧心的恐怕就是左等右等沒等到行李。遇到這樣的事情可該怎麼辦?如果行李不知所蹤,那該去找誰負責呢?
倩女士連續4天在機場尋找行李,雖然最終還是得以立案調查,在警方的協助下找回了行李,但她耗費的時間、精力和損失的財産卻不知道應該找誰索賠。索賠過程就像進行了一場“踢球比賽”——機場説“我們只提供場地,具體業務承包給了代理公司”;代理公司説“這是旅客和承運航空公司之間的問題“;航空公司又説“我們只負責裝機和航運,傳送帶位置是公共區域”。前不久,北京的倩女士就遭遇了這樣的糟心事。她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後,在傳送區卻沒能等到自己的行李。無論是負責行李航運的港龍承運航空公司、負責機場業務的國航代理公司,還是機場、海關都表示,這一區域並不歸自己管轄,倩女士丟失行李也與自己無關。倩女士想要調取海關的監控,卻因未立案而被拒絕;向警方報警,卻被告知,她的情況並不符合立案條件。
機場的出口的確沒有工作人員對照檢查行李是否為本人所有,行李轉盤上的行李,也可以隨意拿走。那麼,傳送帶區域行李誰來負責?行李在傳送帶被盜又該由誰負責?
澳大利亞:21天內可申報行李丟失 每件最高索賠1600澳幣左右
駐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不久前剛剛才往返于澳大利亞和國內之間,其中托運嬰兒車行李時他感受到兩國機場、航空公司有關行李問題的一些不同。在澳大利亞,托運行李丟失通常會由航空公司來負責,每個航空公司都會有自己的最晚申報時間限制,一般航空公司會建議丟失行李的乘客在機場當場向服務櫃檯進行行李丟失申報,最晚申報期限可以推遲到21天,如果超過21天不進行申報,則等同於你自動放棄索賠的權利。
在追蹤申請索賠時,乘客一定要保留機票、登機牌和行李牌,以便日後核對。如果在航空公司核查發現行李並不是丟失,而是滯後到達,那麼在等待行李期間,一切必要花費,比如買換洗衣服,買清潔用品等費用,可以申請向航空公司報銷。如果經航空公司核查之後,確認行李丟失,那麼你就可以走申請索賠的程式了。
根據各航空公司的規定,索賠每件行李的上限是1600澳幣左右。此外,如果是搭乘轉機的乘客,根據最終一站賠償法則,會由他搭乘的最後一班航班所屬的航空公司來負責賠償。總體來看,澳大利亞的機場行李丟失率並不高。
德國:專設行李服務處 丟失5天可啟動賠償程式
在德國,丟失行李只要留下地址,描述行李的外觀,留下個人信息,航空公司就會幫忙尋找。如果行李找回,工作人員就會幫忙送回去。但是如果實在找不到,會按照重量賠償,也可能是賠償一個一樣或者類似的箱子,具體則根據不同航空公司不同規定而定。
據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介紹,在德國,下飛機後一旦找不到自己的行李,必須立即去機場轉盤附近的行李服務處,有些機場也稱之為失物認領處登記報失,填寫報失表格,提供航班、機票、行李過件號碼以及個人住址等詳細信息。工作人員會啟動查找程式,尋找丟失的行李,失主可以回家等候。行李找到之後,航空公司會免費將行李送到失主填寫的住處。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大部分丟失的行李是因中轉過程出錯或個人疏忽造成,通常都可以找到。如果行李在五天之內沒有找到,則開始啟動賠償程式,失主需要填寫長長的表格,詳細寫明丟失行李中的物品和價值。每個航空公司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如法航是行李丟失72小時,英航是120小時開始填寫此類表格。
總體來講,所有航空公司必須按照航空業1929年制定的華沙協定進行賠償。2004年蒙特利爾協定取而代之,對賠償條件做了修改,不再以行李重要來作為估價標準,而是基於一次性賠償。按照蒙特利爾協定,賠償程式開啟之後,失主在報失30日之內獲得1200歐元左右,大約折合8000-10000元人民幣的賠償金。
日本:根據終站賠償法則,轉機乘客由搭乘終站航空公司理賠
同樣,如果在日本機場發現自己的行李遺失時,需要立刻辦理挂失手續,向機場“失物招領辦公室”報遺失。辦事員會替旅客填寫“行李意外報告”,內容包括飛行路程、攜帶幾件行李,並拿各式行李的圖片供旅客指認,同時將資料輸入電腦,透過國際性的協尋行李網絡,找出行李遺失處的站名。
如果超過21天沒有找回,則由到達地的航空公司負責理賠。根據航空公司的“終站賠償法則”,多次轉機的旅客,由搭乘終站的航空公司負責理賠。如果發現行李在貨艙內損壞,則應該在行李轉盤處或是航空公司設有的專設櫃檯來處理。
俄羅斯:行李安全問題備受詬病 人員多且雜增加防盜難度
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指出,俄羅斯行李安全問題一向為全世界所詬病,似乎已經陷入無解的境地。實質上,並不是航空公司,機場和乘客的失誤,而是如何針對可能接觸到行李的每個人進行細化管理和防範的問題。特別是俄羅斯大型機場,承載的航班越來越多,行李系統分揀線路越來越複雜,行李運輸環節和能夠接觸到的人員也越來越多。在追責時,是值機櫃檯、行李分揀系統內部、搬運工出了問題,還是卸貨時出了問題,似乎陷入到無頭帳中。因為每個環節,只要有人的因素參與其中,就無法做到全程卸貨無死角,而且能接近行李的人員越多、其素質層次越複雜,給追查問題帶來了更多困擾,加大了行李防盜難度。甚至某些俄羅斯專家認為,只有等到機器人技術成熟應用到行李傳送領域,不給工作人員接觸到行李的任何機會,才能徹底根除行李被盜的難題。
對此,俄羅斯機場目前主要採取了高科技和人員培訓的方式加強管理。比如,一次性投入先進的行李追蹤自動化技術,增加行李傳送監控視頻,儘量減少人為接觸行李的環節和機會;機場管理部門針對但凡能接觸到行李的員工,在入職前一定要先接受嚴格的政審和入場教育,讓其了解到行李安全是高壓線,千萬觸碰不得;儘量減少員工的流動率,做好定期培訓工作;掌握員工的生活狀態,針對重點人群進行不定期逆向安檢。
有趣的是,在俄羅斯行李丟失的嚴重程度往往和社會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比如在盧布崩潰、社會不穩定時期,很多遊客會在行李傳送帶上實施偷竊,直接將他人行李帶出機場,逃之夭夭。即便主人發現失竊報警之後,也於事無補,能找回的可能性非常低。為此,有些機場乾脆把行李行政部門放在出口處,重要時間段安排人工檢查,詳細校對行李上的具體信息。
(原標題:機場行李丟了誰擔責?掃描各國申報和賠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