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鐘錶珠寶業重工匠精神 “中國創造”為必然趨勢

2017-03-29 08:14:0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素有“潮流風向標”之稱的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2017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張婧昊):素有“潮流風向標”之稱的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是全球鐘錶珠寶行業的最重要展會,每年三月下旬在位於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爾舉辦,歷時八天。其中,中國每年有20余家參展企業,帶來各自當年新品,近年來受關注度逐步提升。2017年,中國參展企業更注重産品的原創設計和技術研發方面的深度挖掘。

  今年,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上的中國參展企業數量和去年基本持平,這也展示了中國鐘錶行業比較穩定的現狀。鐘錶業貴在精益求精,也最能夠體現工匠精神。中國展團團長朱舜華介紹説,目前中國鐘錶企業擺脫早前低價競爭,更多強調原創設計:“希望通過兩個方面的投入,一是産品設計,二是在技術研發方面進行一些深度挖掘,這是做好一個品牌的基本元素。”

  朱舜華指出,2016年中國鐘錶出口和整體産能情況與2015年持平,並且在品牌附加值方面有所提升,這説明中國的産品逐步在往高端發展,不再是以往跟隨式的製造方式、代工的方式,而是更多發揮中國現有的整體經濟能力,包括工業設計發展水準,提升整個鐘錶産業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的能力。他表示,中國鐘錶企業近幾年在發展高精密製造和傳承工匠精神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投入,通過這種厚積薄發,相信在2017年應該能夠看到一些比較好的成果。

  朱舜華還表示,未來幾年,中國鐘錶的出口量不會有大的變化,立足國內市場尤為重要,同時這也將帶動本土品牌的國際推廣:“國內市場是我們發展的根本,這絕對是需要的。因為中國的消費層次很廣,地域很廣,不同的消費人群也很多,所以我覺得國內市場有較高的盈利空間和價值體現。同時,我相信這些企業在維持他們在中國市場這種競爭力的同時,也會積極將其品牌推廣到國外市場。”

  朱舜華表示,希望逐漸有更多的品牌在國際上能夠擁有一席之地,而不只是隱藏在後面做一個製造商,“中國創造”已經開啟:“從改革開放起,前三十年是製造業的培育過程,是一個由代工引起的製造業能力的延伸;未來三十年,我們從製造到創造,其實就是一個品牌輸出和品牌營造的過程。我們剛剛開始兩、三年,所以未來還要繼續努力,延續我們的工匠精神,一步一步把它做好。”

  在這一方面,國産品牌飛亞達成立30年來專心打造自主品牌,今年更是對品牌進行重塑,從産品設計、品牌視覺形象及傳播策略等方面向年輕化轉型。作為今年企業的産品首秀,藝系列精微雕典藏級腕錶--如意雙鯉和雙面繡限量雞年特別款--金雞報曉、全新時尚女錶young+系列、印系列腕錶以及四葉草系列30週年紀念款等多款新品在本屆巴塞爾鐘錶珠寶展上悉數亮相。

  飛亞達品牌市場總監武岳介紹説,經典機械錶和石英錶將繼續作為企業的主營産品,面向25-35歲年齡層市場,打造更適合都市年輕人的時尚設計。這自然也離不開“中國創造”: “‘中國創造’一定是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包括在製表工藝上,我們講求的最重要一點就是技術和設計的創新。只有有了自主的內容,才能在世界立足,才能具有‘中國創造’的價值。”

  不僅在鐘錶行業,珠寶設計也遵循著相同的理念。作為專注鑽石藝術創作的中國品牌金伯利今年在巴塞爾發佈了其兼具東方韻味和世界潮流的“和”系列高級珠寶。金伯利鑽石集團設計副總裁朱文俊介紹説,用鑽石深入詮釋中國文化是企業品牌的一大特色,與藝術相關的設計都脫離不了人文與自然元素,而“和”文化正使得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她説:“中國的‘和’文化源遠流長。本次作品分天與地、古與今、陰與陽三個篇章來詮釋,大概五十多件。‘和’文化在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根基和沉澱,要詮釋它可以有很多東西去挖掘。”

  可以預見,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原創藝術作品將繼續獨樹一幟演繹世界潮流。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