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中國和芬蘭攜手面向未來

2017-04-06 15:18:0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圖片默認標題

  諾基亞、聖誕老人、《憤怒的小鳥》遊戲……未來,中國人熟悉的芬蘭符號,可能將遠遠不止這些。

  當地時間4月5日,正在芬蘭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會談,共同宣佈建立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這不僅將兩國關係提高到新的起點,也顯示出中國發展同北歐次區域合作、支持歐盟一體化進程的意願。

  事實上,習主席今年開春首訪即選擇芬蘭,就足以體現中國對芬蘭這個老朋友的重視,時隔22年,中國國家主席再次訪問芬蘭,創下了三個“首次”:習主席今年首次訪問歐盟國家、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北歐、今年兩會後的首次出訪。

  行前,習近平在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發表題為《穿越歷史的友誼》的署名文章,説了這麼一句話:“中芬關係經受住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考驗,成為不同幅員、不同文化、不同發展水準國家和平共處、友好交往的典範。”確實,中國和芬蘭是一對在歷史中結下深厚友誼的老朋友。芬蘭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也是首個同中國簽署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西方國家,在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時,芬蘭也給予了積極支持。

  2013年4月芬蘭尼尼斯托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上任後接待的首位歐洲國家元首。近年來,芬蘭方面多次發出邀請,希望習主席往訪。習主席的這次訪芬,可看作是朋友之間的走動。

  如今,中芬這對老朋友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新問題:隨著西方保護主義思潮泛起,不少人將困擾世界的諸多問題歸結于經濟全球化,進而主張政策收縮、退至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引起了主張自由貿易國家的擔憂。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表演講,指出不能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同時還針對世界經濟的三大突出矛盾對症下藥,提出打造“四個模式”,包括“創新驅動、協同聯動、公正合理、平衡普惠”等關鍵詞。

  這是中國領導人在一個全球公共平臺上首次系統闡述對全球化的理解。芬蘭各界都表示讚賞,認為中芬之間存在著共同語言。芬蘭提倡自由貿易,致力於創新國家建設,而在中國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位於首位,雙方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在高新技術、清潔能源、創新創業及北極科研等領域都有著豐碩成果與巨大潛力,“美麗北京”環保項目和芬華創新中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歷史走到今天,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經形勢,中芬構建更加具有前瞻性、戰略性、時代性的雙邊關係,顯然很有必要,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當前,中芬兩國都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改革關鍵期。中國有“十三五”規劃,芬蘭也提出了“2025發展願景”。兩國在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時,一個重點即是推進雙邊發展戰略的對接,利用經濟結構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芬蘭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表示了極大的興趣。2015年,尼尼斯托總統在接受採訪時説:“我看到,這項倡議覆蓋了很多國家,繞過了大半個地球,這將使我們之間距離更近。”有分析指出,從中亞、俄羅斯到波羅的海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三條主線之一,芬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歐債危機暴發後,芬蘭受到很大衝擊,加入“一帶一路”的意願很強,希望借此推動國內經濟發展。習近平在行前的署名文章中,對芬蘭加入 “一帶一路”建設發出了歡迎。“一帶一路”將成為雙邊關係面向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著力點。

  值得關注的是,習近平主席對芬蘭的國事訪問,是中國國家元首今年首次訪問歐盟國家。在當前英國脫歐、歐盟一體化進程面臨挑戰的背景下,中芬提升關係、加深合作,對促進中國與北歐的次區域合作、中國與歐盟的合作都很有意義,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始終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發展同歐盟的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的立場。

  “沒有人的開拓就不會有路”,這是習近平主席與尼尼斯托總統共見記者時引用的一句芬蘭諺語。中國也有句類似的話,叫“事在人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芬兩國不斷開拓創新,共促自由貿易與經濟全球化,必將為雙邊關係和世界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文/盛玉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