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為《人民的名義》開拓創作空間點讚

2017-04-06 10:17:19|來源:環球時報|編輯:趙春曉

  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獲得高收視率,並引來廣泛讚譽。因為它是這一題材電視劇時隔多年首返熒屏,尤其聚攏了大量議論。

  在這部電視劇裏,腐敗官員高至副國級,這對過去的反腐劇和反腐小説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透露,他這樣寫沒有遇到外部障礙,反而受到鼓勵。這部反腐劇得以拍攝完成並與觀眾見面,顯然借助了國家現實反腐敗事業的強勁東風。

  看了電視劇的人大多點了讚,認為它真實,有故事,情節跌宕,吸引人。也就是説這不是一部説教劇,而是很成功的藝術作品,它做了政治題材上的突破,同時在藝術上也有高度。

  中國影視作品的題材範圍比較狹小,因此催生出大量“抗日神劇”,對此大家都有些意見。關於“禁區太多”的原因,一些創作者抱怨管理部門“卡得太嚴了”。久而久之,很多創作者乾脆不碰敏感題材了,投資者也怕拍出來播不出去,索性不投了,從而形成了消極的“自我審查”怪圈。

  然而《我不是潘金蓮》很深地觸及了上訪,《人民的名義》又把反腐劇推向一個新高度,這兩個例子證明了影視創作還是有空間的,但那些空間需要勇敢者去探索,去撐出來,也需要借助智慧去撬動。現行管理體制決非“密不透風”,有洞見的思想和繁榮影視創作的熱情是這個社會歡迎的,也往往是管理者樂見的,因此它們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中國的影視創作早晚要問鼎世界最高水準,這是時代的呼喚。沒有影視創作繁榮的中國崛起是無法想像的。而目前中國影視的敏感區域相對比較多又是現實,逐漸化解那些敏感區域應是必由之路,相信這既是影視市場的需求,也是體制的願望。

  當一種臨時的敏感被固化為“長期禁區”時,它很可能並非“政策”的原意,很多誤解、惰性的相互疊加最終導致了“誰都不碰”局面的出現。我們需要打破這種局面的動力。

  這種動力的決定性要素大概有兩個,一是立場,二是智慧。《人民的名義》和《我不是潘金蓮》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創作者對這個社會一目了然的政治善意。兩部作品都不是為了否定這個時代,不是要“黑”我們的國家,它們展示和揭露問題,都是為了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作品最終傳遞出來的不是沮喪和仇恨,而是正義和希望,是創作者的誠懇。

  有人懷疑,這種作品能夠問世,是因為作者幸運地拿到了“尚方寶劍”。而《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明確表示他們沒有。相信馮小剛的劇組同樣沒有。成功的突破都要得益於操作的準確,要能與國家的政治脈搏協調共振,同時能把握“度”的分寸,充分調動支持突破的體制性力量。

  《人民的名義》和《我不是潘金蓮》這種突破是影視創作全鏈條、包括監管部門的共同成就。這樣的互動會培育出一些積極性和責任感,這樣的突破再多幾個,整個行業的信心就有可能煥然一新,創造新局面的熱情或許會爭相噴涌。

  相關體制是重要元素,但把所有問題都歸於體制,這個邏輯同樣會有問題。蘇聯時期出過很有影響的文學藝術和電影作品,到了俄羅斯時期,管理上“松多了”,但俄羅斯出了什麼好作品嗎?還有,伊朗管得很嚴,但伊朗的影視作品屢屢獲得世界級大獎。

  儘量拓寬影視創作的題材,並且讓這一切在中國國家道路的框架下不斷豐滿起來,形成文藝創作與政治正確的良性循環,這是中國社會必須認真補上的一課。不過了這一關的現代中國將是不完整的,而為完成這一實踐做出了貢獻的編劇和導演們,以及與他們良性互動的管理人員,都非常值得社會的尊敬。(作者:單仁平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原標題 單仁平:為《人民的名義》開拓創作空間點讚)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