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前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化提供新思路
2014年2月,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被列為促進中巴“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圖為瓜達爾港碼頭。人民日報記者 孟祥麟攝
國際在線專稿: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2017年5月在北京舉行。海外媒體對於“一帶一路”對世界經濟可能帶來的變化密切關注。4月17日,巴基斯坦《民族報》刊登了巴基斯坦前外交秘書、前駐華大使薩爾曼·巴希爾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帶一路”:東方推動的新一輪全球化
文章稱,文明的演進,即使是西歐文明的進程,也無法脫離東方文明的影響。古絲綢之路的復興、東西方關係的再現,具有紮實的歷史文明基礎。
著名學者彼得·弗蘭克潘在《絲綢之路》中寫道,將羅馬文明看作西歐文明的根源,實際上忽視了東方文明對西歐文明持續不斷且多層次的影響。
弗蘭克潘稱,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對於竭力維繫其在東西方聯繫上的地位的美國和歐洲來説,是個災難性的時期。他將這種局面歸結于“西方缺乏全球史的概念,即更寬廣的視野、更廣泛的主題以及更多元的模式”。他指出,西方世界的發展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轉型”與“動蕩”的時期將會持續到2040年。他還提到,連接歐亞地區的機構和組織將成為“世界的中心”。
文章稱,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具有重要意義。縱觀當下,反全球化思潮,保護主義壁壘,人員和貨物的流動的限制,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停滯,民族主義情緒、仇外心理和放棄自由的價值觀念盛行,而這一切都是對歷史進程的逆轉。
當然,亞洲也無法在這些思潮中獨善其身。地緣政治、權力平衡、軍事聯盟等老派思想會造成災難,並使危機和衝突長期地惡性循環。
當今世界是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地緣政治戰略、軍事權力擴張、核武器稱霸,都有其局限性,必須用新思維塑造前進的道路。
此時,“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它意味著由東方推動的新一輪全球化浪潮已經到來。這種模式的全球化注入了亞洲的或者説普世的價值觀,但同時又不拒絕西方的價值觀。
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在於,它避開了地緣政治和權力的理論,為更美好的未來提供了另一種視野,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途徑,它是包容的、自願的、靈活的和務實的倡議。
命運共同體、雙贏的合作夥伴關係、自願合作,這些都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基本原則。中國已經建立了必要的合作機制(如絲綢之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並利用知識、技術和資金使其發展起來。
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互惠互利的典範
巴基斯坦有幸參與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第一個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交通設施、能源開發及運輸設施、瓜達爾港的運作、經濟特區的建立,一切都在陸續步入正軌。位於阿拉伯海沿岸的瓜達爾港和卡拉奇註定要成為商業、金融和能源交易的中心。
巴基斯坦的經濟形勢正在迅速轉變。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令巴基斯坦經濟發展信心倍增。走廊項目所需的制度結構和框架已經到位,其中包括巴中自由貿易協定、聯合投資公司和貨幣互換安排等。
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互惠互利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該項目也是建設從巴基斯坦和中國延伸到歐亞和非洲的不斷擴大的雙邊合作計劃的起點。
2017年3月在伊斯蘭堡舉行的經濟合作組織峰會對中巴經濟走廊項目表示歡迎。阿富汗和伊朗的參與為該地區帶來實惠。這種合作也可以擴大到海灣地區、中亞甚至非洲。美國、英國等國最近也開始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所蘊藏的巨大變革潛力。
“歐亞大陸橋”項目正在快速發展。從義烏到倫敦的貨運列車首次亮相,是實現務實雙贏的合作的有力展示。海上絲綢之路也備受關注。中國援建的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斯裡蘭卡的漢班托特港、吉布提及其與埃塞俄比亞的鐵路,都是雙贏合作的典範。
中國不僅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也為實現該倡議採取了務實的措施。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項目投資將達到約5萬億美元。中國,帶著古代璀璨文明的智慧及其獨特的歷史感,領跑21世紀世界的塑造。“一帶一路”倡議為實現全球和平、穩定與繁榮提供了途徑。(王冰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