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茵:在“一帶一路”上播撒希望的種子
創青國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蔣習 郝志慧):肖茵于1985年出生在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15歲那年,她來到一江之隔的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第27中學學習。從此開始了一段與俄羅斯的不解之緣。如今,她是“創青國際”的總監。在建設“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肖茵立志將自己的機構打造成為中俄優秀人才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創業平臺。但用她的話説,“我不覺得自己是總監,我就是個孩子王”。
“‘創青國際’的全稱是‘黑河市青年互加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5年底,公司裏有7名員工,包括外籍工作人員2人,平均年齡22歲。他們叫我總監,但我覺得我就是孩子王。”説起回國創業,肖茵把自己在海外的經驗,結合自身優勢,恰如其分的融入到了自己的行業中。她曾經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電視臺做過主播。自2007起,在就讀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範大學孔子學院任教達七年之久,學生累計600余人。孔子學院的生源來自俄羅斯社會各界,這為肖茵日後創業創造了很好的人脈資源。
在大學就讀期間,肖茵于2010年在俄羅斯創辦了一家從事電子商務的獨資公司,主營電子産品。除俄羅斯各地外,商品還遠銷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等國。截止2014年底肖茵回國前,公司銷售金額約合近人民幣百萬元,向俄方年均交稅約合11萬元。在俄羅斯生活的十五年時間裏,她沒有一刻不在積累,為的是有一天回報家鄉。
2007年大學學術研討會
肖茵説:“雖然俄羅斯和我的故鄉只有一江之隔,但是我所要接受和適應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大到法律法規、章程制度,小到文化差異、人際交往。直到我們愛輝區區委區政府引進人才,我有機會回到了祖國。從前在孔子學院工作的時候,就把中國很精華的東西帶到國外去,去做一種推廣,讓更多的人來認識,現在只不過是反過來了,我們會把俄羅斯更深層次的文化或者是資源帶到中國來,這種文化碰撞出來的精彩的火花是我最看重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也是我最想跟更多人分享的。當然這段經歷也幫助我能夠了解俄羅斯人對待事物的邏輯方式,更容易獲取一些珍貴的資源,以及跟俄羅斯人更深入、更妥善的交流,我可以把我的經驗傳授給我的團隊,我想這也就是‘創青國際’最與眾不同的優勢所在。”
談及回到家鄉黑河創業的動力,肖茵説:“因為我感受到了家鄉在對俄創新産業這方面蓬勃的生命力,像互聯網+、創青國際,愛輝區政府都是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這種主動性、先覺性會給你一種想要嘗試的動力,政府的這種高度重視和強力支持的力度,讓我有一種它一定會不斷發展並且會有一個理想願景的信心。”
肖茵的父親在塔吉克斯坦首都城市杜尚別從事餐飲行業,曾多次接待中塔兩國領導人。説起事業上有沒有得到父親的幫助,她説:“上一次和父親見面還是2015年的中秋節,我工作比較忙,有我自己的小家庭,兒子四歲半。我們會經常通電話,雖然我是晚輩,是女兒,但在工作中,我幫助父親更多一些,比如法律諮詢這塊,我做起來比父親更得心應手。創青國際是中俄邊境線一個由中俄青年共同創業的多功能機構,提供商務、旅遊、翻譯、留學諮詢等服務,免費為電商提供俄羅斯商品數據包。針對不同需求,向俄羅斯腹地延伸。不僅為我父親,我們為中俄雙方企業及個人提供跨境商務服務26次,為海歸人才和中俄青年創客提供幫助500余人次。”
在俄羅斯得的第一個獎狀
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裏,創青國際得到俄方合作夥伴和創業者的肯定與支持。薩沙是眾多獲益者中的一個。薩沙説:“我是一名創客,我剛剛在中國網絡平臺淘寶上註冊了店舖,我是外資企業,主營有機綠色食品。這多虧了肖茵和她的團隊,他們有序的工作流程和專業的態度,讓事情發展得十分順利。我十分感謝她。”
肖茵説,創青國際要做的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基礎性的服務,做好數據採集與整理,為中俄兩國各界間的交流合作搭建橋梁。肖茵説:“我們為什麼叫創青,創是創新理念、創造機遇、創設平臺、創建共贏,而將這一切轉為可能的核心就是我們兩國優秀的青年人才,我們要通過努力,讓更多的俄羅斯青年認識和認同‘一帶一路’,我們也需要讓更多故土的人才看到家鄉的發展,家鄉的希望,願意回家工作,將自己的學識、青春留在這片土地。當然,我相信,只要我們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這種得天獨厚的國際平臺,一定也會吸引全國各地的有識之士來到愛輝,跟我們合作共求發展,我有這個信心。”
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出席論壇。“一帶一路”再度吸引全球目光。在這條道路上,有許多肖茵這樣的人,默默成為一粒沙,用力搭建這條路,承載和促進著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與繁榮。“一帶一路”上將會流傳著他們的故事。肖茵説:“‘一帶一路’需要文化開路,理念開路,認知開路,需要一批年輕的優秀團隊開路,特別是中俄有志青年的參與,中俄青年共識的最大化,是一帶一路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我希望我們的職能不只是創收更是播撒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