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面對“無現金社會”,美國人在糾結什麼

2017-04-18 10:09:0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編輯:趙春曉

  徐劍梅

  有些事情看上去很遙遠,二三十年前還是科幻小説題材,忽然間便呼嘯而至,要在可預見的將來變成真實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無現金社會。

  從全球範圍來看,奔向無現金社會步伐最快最大的是瑞典。有統計數字顯示,瑞典現在只有2%的交易使用現金。2009年一個夜晚,一夥賊在瑞典武裝搶銀行。事後,7人被捕並被判刑,但被盜的大約650萬美元現金迄今下落不明。瑞典舉國奔向無現金社會,就在這起驚天大案發生之後。

  很難想像,這起大案假如發生在美國,會對美國走向無現金社會起到多麼大的影響。從技術上講,美國邁入無現金社會一點也不難,這些年美國社會的非現金支付比例確實在緩慢、穩定增長,移動支付的增加更是有力地助推著這一趨勢,但2013年的美聯儲數據顯示,美國人逾四分之一的付賬方式仍然是現金。並且,在崇尚創新的美國社會,始終存在一股反無現金社會的強大力量。總體看,美國人既享受電子和移動支付的各種便利,又不願對無現金社會一味報以歡呼,既好奇欣喜,也不乏戒備疑慮,心態著實有些糾結。

  這不是説美國人喜歡現金消費。恰恰相反,美國雖然移動支付規模遠遜於中國,但信用卡經濟高度發達,儘管衍生的各種消費陷阱常令人惱火,但其便利、安全和技術的成熟也常令人驚嘆。一連幾個月都沒有花費現金的需要,這是包括筆者在內,成千上萬在美國生活的普通人的常態。在美國,從乘坐公交到超市購物,從停車加油到看電影,除了街頭行善和旅館房間小費,幾乎想得到的支出皆可刷卡支付。民調顯示,逾半數30歲以下美國人,哪怕不到5美元的交易,也已經習慣於刷卡。

  從治理層面看,無現金支付程度越高,政府掌握數據準確度就越高,這對把脈和決策經濟發展自然十分重要。在市場層面,無現金社會對金融業有更多要求和需求,銀行業也是大贏家。就個人而言,現金的麻煩和電子支付的便利可謂對比鮮明。現金多了,放家裏怕賊惦記,出門怕被偷錢包。電子支付,甭管手機、網銀還是刷卡,支出清楚、簡單、精確,加上手機客戶端軟體越來越給力,安全技術不斷進步,在世界多地,無現金社會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我們靠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現哈佛經濟學教授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是知名的無現金社會倡導者。他力主美國從取消大面值紙鈔開始,分階段逐步向無現金社會過渡,聲稱“紙幣已經成為全球金融體系順暢運作的一個主要障礙”。在《現金的詛咒》一書中,他還提到,“現金助長犯罪。如果取締超過20美元面值的鈔票,黑社會老大們立即就得瘸條腿。”

  對無現金社會,美國人到底擔心什麼?用英文在谷歌裏搜索“無現金社會、美國”,有篇“無現金社會的威脅”的文章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點進去一看,文章先是指出當今時代,每過一天,整個世界就朝著無現金社會邁進一步。緊接著,文章羅列了無現金社會的三大風險:奪走個人隱私,每筆支付都有電子痕跡;損及經濟自由,滑鼠一點,賬戶就可能被凍結;可能導致負利率,政府有可能對你賬面資金徵稅。

  比較美國和瑞典,在筆者看來,美國無現金社會建設情形要複雜得多。瑞典之所以能夠順利推進無現金社會建設,與瑞典的中等國家規模、“從搖籃到墓地”的高福利制度、較高程度的社會平等和較低程度的貧富差距恐怕息息相關。還有專家指出,瑞典人普遍比較信任政府,安心把錢存在銀行,但美國人卻對政府高度不信任,形成無現金社會建設的重要障礙。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人1964年對政府的信任度高達77%,此後與年俱降,到2015年只有19%。此外,美國人普遍更擔憂隱私安全。2014年的民調發現,71%的美國人擔憂網絡隱私,57%的人擔心在線購物安全。

  不僅如此,貧困和低收入人口多,也是美國建設無現金社會面臨的難題。在無現金社會,誰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答案其實不是犯罪分子,而是缺乏中高技能的窮人、低收入者和小時工。數據顯示,在今日美國,將近960萬戶家庭壓根就沒有銀行賬戶,其中許多人因丟了工作或失去收入來源,開戶存在困難。沒有銀行賬號,無現金支付從何談起呢。

  社會無現金支付程度行將越來越高,但有時會想,如果未來社會真的進步到連小額鈔票都消失,當你被街頭藝人的歌唱或演奏所打動,你是打斷他請他拿出刷卡機嗎?中國老人愛給孫輩發紅包,西方的祖父母也常在寄給孫輩生日賀卡時附上小額鈔票,這些習俗以後都會變嗎?失去現金,其實我們會失去很多真實觸碰社會的機會。

  (原標題:面對“無現金社會”,美國人在糾結什麼)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