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帶來難得機遇 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正有序推進

2017-05-09 21:56:27|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靳松

  2015年9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設想。一年多來,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和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能源互聯網不斷取得進展。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全球能源互聯網成為實現設施聯通的有力抓手,將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範圍大規模開發、輸送、使用的基礎平臺。實質就是“智慧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全面提升全球能源開發、配置和使用效率,實現互聯互通、互補互濟和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清潔能源發電經濟性快速提升

  全球能源互聯網合作組織認為,目前,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已經具備。特別是特高壓、智慧電網等關鍵技術已經成熟,±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距離可達6000公里以上、輸送能力達到1200萬到1500萬千瓦。此外,在經濟上,清潔能源發電經濟性快速提升,阿聯酋、智利2020年光伏項目中標價格已低至3美分/千瓦時。預計2025年前風電和光伏發電競爭力將全面超過化石能源。政治上,各國互信不斷增強,聯合國制定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各國簽署了《巴黎協定》並於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全球能源互聯網已納入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工商峰會(B20)政策建議報告。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能源轉型已成為各國共識和共同行動,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創造了良好政治環境。

  有效消除無電人口,提高發展品質

  據全球能源互聯網合作組織有關人士介紹,未來要因地制宜推動各國、各大洲能源互聯網建設,形成聯合推動、共同建設的全球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發展新局面,逐步實現國內互聯、洲內互聯和洲際互聯,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

  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核心是要抓實踐、抓項目落地。而“一帶一路”建設為之帶來難得的機遇。在“一帶一路”建設大潮中,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正在積極推動中國—巴基斯坦電網互聯工程。經過雙方研究和溝通,已形成中國新疆庫車(或伊犁)—巴基斯坦拉合爾±800千伏/800萬千瓦特高壓直流聯網工程和中國新疆喀什—巴基斯坦洪扎±400千伏/60萬千瓦柔性直流聯網工程等工程方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已于近期與巴旁遮普省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共同推進工程儘快啟動。該項目經濟效益顯著,不但可顯著降低巴方居高不下的供電成本,還可將我國新疆的風電、煤電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中國—緬甸—孟加拉、中國—緬甸—泰國電網互聯工程也在深入研究過程中。目前,合作組織、南方電網等方面積極利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合作平臺,大力推動相關工作,研究規劃了中國雲南—緬甸曼德勒—孟加拉吉大港±660千伏/500萬千瓦直流聯網工程和中國雲南—緬甸勃固—泰國曼谷±800千伏/800萬千瓦特高壓直流聯網工程。東南亞地區人均用電量僅為世界人均用電量的一半,緬甸、柬埔寨等國無電人口比例高達68%、66%。缺少電力和能源保障是東南亞地區經濟貧困的重要因素。推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電網互聯互通,可以幫助有關國家有效消除無電人口,提升民生保障和發展品質。上述聯網工程都是以中國雲南水電為電源,對於緩解我國西南部地區的棄水問題將發揮重要作用。而且遠期,通過我國南方電網與東盟各國持續加強互聯,還將進一步增進區域能源和經濟一體化發展。

  多國表達共同建設的積極意願

  蒙—中—韓—日電網互聯工程也在紮實推進。在東北亞地區,蒙古國風能、太陽能、煤炭資源十分豐富,韓國、日本等國的能源需求大但資源匱乏,通過特高壓直流送電中國,以中國東部電網為樞紐,構建東北亞互聯電網,符合東北亞各國的發展訴求,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基於這一考慮,2016年3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與韓國電力公社、日本軟銀集團、俄羅斯電網公司簽署了《東北亞電力聯網合作備忘錄》,並於5月成立了蒙—中—韓—日聯網工程聯合工作組,開展項目實施研究,目前已經完成預可行性研究。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通過大電網的延伸和清潔能源的互聯互通解決電力普及和能源供應保障等突出問題,得到了周邊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廣泛支持,他們紛紛表達了共同建設的積極願望。在聯合國亞太能源委員會會議上,泰國能源部副部長布查翁表示,電網互聯互通,能夠實現資源互補和區域平衡,有效降低電價,對每個國家都有益,這是誰都無法拒絕的理由。印度能源部副部長帕拉薩德表示,印度與中國等周邊國家電網互聯,可以實現更大範圍的電力優化配置和平衡,為印度提供清潔、普及、低成本的電力供應。伊朗能源部副部長法拉哈提安表示,願意在技術轉讓、設備製造、工程設計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促進伊朗與周邊國家的電力貿易和聯網工程建設。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