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五大看點前瞻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五大看點前瞻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正式拉開帷幕。這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最高規格的論壇活動。對於這次會議,哪些看點值得期待?
看點一:此時舉辦高峰論壇有何深意?
“這是一個關鍵節點的推進性舉動。在這個時間節點召開高峰論壇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總結以往經驗,更是為了規劃未來,為更深層次合作奠定基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説。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取得了豐碩的早期收穫,目前已得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和支持,中方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就共建“一帶一路”簽署了合作協議。
“儘管‘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首倡,但現在已從中國倡議變成了全球共識,並進入全球行動的階段。”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戴永紅説。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外界對中國承擔更多國際經濟發展責任的期待也在增加。共建‘一帶一路’就是促進全球和平合作與共同發展的中國方案,響應了各方關切,也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和擔當。”戴永紅説。
看點二:與會嘉賓陣容有何講究?
陣容強大的與會嘉賓是本次高峰論壇的一大看點。
“與會嘉賓涵蓋了五大洲,有政要、官員、專家學者等各界人士,充分説明瞭中方倡議得到的積極響應,也體現了本次論壇的開放包容。”阮宗澤説。
據悉,出席論壇活動的除2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還有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各界貴賓。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認為,讓更多國家和各界人士參與論壇,有利於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對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體現,如此高規格的與會嘉賓也為中國與有關國家探討雙邊合作提供了機會。
按照國際會議慣例,東道國領導人一般都會同參會外國領導人在會議期間舉行雙邊晤談,探討雙邊關係發展和共同關心的問題。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看點三:未來國際合作將有何新舉措?
中國將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開展國際合作?這是國際社會對本次論壇關注的一個重點。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宗瑜認為,各方應充分利用論壇這個平臺,規劃實施路徑,做好項目落地,推動合作共識落地生根。
論壇議程安排透露出對於如何開展深度合作的一些考量。除了領導人參與的圓桌峰會,論壇將以“1+6”的形式舉行一場高級別全體會議和六場平行主題會議。
高級別會議將重點探討基礎設施、産業投資、經貿合作、能源資源、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環境和海上合作等8個方面。六場平行主題會議則分別聚焦“五通”和智庫交流。
李向陽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的早期收穫中,不少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今後貿易暢通中的貿易便利化會進一步加強;隨著設施聯通的推進,資金需求增加,融資合作和金融領域的支撐也要跟上。
文宗瑜説,要繼續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聯動發展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與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聯動發展,對全球經濟增長形成協同效應。
看點四:中國自身將有何新收穫?
戴永紅表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中國既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也是受益者。這不僅體現在“一帶一路”對中國自身開放發展的促進作用,還體現在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所帶來的大國形象和地位的提升。
本次高峰論壇期間,中方有望再與近20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商簽合作文件,中方有關部門預計將與沿線國家對口部門共同制定近20項行動計劃,涉及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産能合作、貿易投資等多個領域。
分析人士認為,建設“一帶一路”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沿線發展中國家實現均衡、包容發展,也有利於中國自身擴大東西雙向開放、加快經濟發展轉型。
“‘一帶一路’涵蓋我國中西部省份和沿海發達地區,通過擴大向西開放,有助於加快中西部發展步伐,實現東中西部梯次聯動發展,也有利於中國把對外經濟合作與深化國內改革、擴大開放緊密融合。”李向陽説。
看點五:百姓將有何獲得感?
從中國超市裏的法國紅酒、波蘭蘋果,到歐洲商場裏琳琅滿目的“中國製造”;從跨越歐亞大陸的視頻電話,到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已經切切實實惠及了沿線國家的普通民眾。
外交部長王毅在介紹論壇有關情況時表示,要確保項目落地,把領導人政治共識轉化為具體項目的行動力,落實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各國發展焦點上。
“‘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合作務實,很接地氣,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都與普通民眾息息相關。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普通民眾還將享受到更多的合作紅利。”阮宗澤説。
可以預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沿線國家往來將更便利,説走就走的旅行不是夢想;貿易將更暢通,貨架上多了更多價廉物美的選擇;人文交流將更密切,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將提供更豐富的精神食糧。(記者:郝亞琳、烏夢達、崔文毅、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