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試點“電子圍欄”,感受善治力量

2017-05-18 10:16:50|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趙春曉

  共享單車能不能實現共贏,取決於有沒有啟動共治。小小的共享單車,起碼串聯了三個主體之間的關係:企業、政府、承租人。如何對待共享單車,如何讓共享單車在發展過程中穩健暢行,無論企業還是承租人都必須履行各自責任,而政府的監管部門無權充當甩手掌櫃,或做默不作聲的看客。

  據報道,北京市東城區將施劃近600個非機動車規範停放區域,共享單車的APP中將標注停車區域點位圖,同時爭取在今年六七月試點“電子圍欄”。這就好像圈出了一個個虛擬的停車框,如果騎車人沒將車輛停放在指定區域,可能車輛就無法完成還車,會一直計費下去。

  作為共享時代的一項半公共産品,共享單車的面世,不僅豐富了共享經濟的內涵,還便捷了公眾出行,使綠色環保、智慧出行的概念更有支撐。然而,新生事物的發展難免踉踉蹌蹌,共享單車也不例外,各種病灶已經一一暴露出來。不久前,北京市工商局發佈的3月消費投訴熱點分析顯示,有關共享單車的問題正成為新的投訴熱點。

  問題主要集中在不退押金、餘額處理以及故障車多或車輛分佈不均導致無法正常騎行等方面。北京工商部門提醒用戶,“使用共享單車後,請將車輛停放在不影響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區域,以免導致阻礙交通。”這説明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確已備受詬病。如今,東城區將試點“電子圍欄”,意圖“馴服”不規範的停車現象,顯然極富現實價值。

  與其説這體現了技術的魅力,毋寧説彰顯了善治的力量。共享單車能不能實現共贏,取決於有沒有啟動共治。無共治,難共享,談何共贏?小小的共享單車,起碼串聯了三個主體之間的關係:企業、政府、承租人。如何對待共享單車,如何讓共享單車在發展過程中穩健暢行,無論企業還是承租人都必須履行各自責任,而政府的監管部門無權充當甩手掌櫃,或做默不作聲的看客。

  4月21日至5月4日,北京市交通委會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如今徵求意見業已結束,《指導意見》正式出臺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而從此前媒體披露的情況看,共享單車不能無序發展是主基調。

  此外,公眾最關心的單車問題,諸如區級政府應設定轄區最大投放數量,企業投放車輛應安裝衛星定位裝置,配備與車輛投放規模相匹配的管理人員,用戶押金應由企業資金專用賬戶管理,用戶破壞單車、亂停行為均將受罰……全都涵蓋在內,這是對民意的真誠呼應,也再次體現了政府治理的綜合藝術。

  對於北京這樣一座現代化的大城市來説,公共治理從來不是一件輕鬆之事。面對各種新事物、新風尚、新現象的涌現,疏于治理就會埋下隱患,治理滯後就會步步被動,惟有積極應對、主動出擊,既把握住分寸,不失冷靜,又因地制宜、不失時宜,才能取得最充分的治理效果。以治理共享單車為例,相關部門動作較為迅速,相應的制度設計頗見成效。究其因,與相關部門善於傾聽民意,盡力與民意實現共振有關;也與制度設計者與企業達成共識,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有關。而這正體現了職能部門的共治意識。

  但凡治理,難免有滯後之弊,對於職能部門來説,治理的高超藝術就體現在建構制度時儘量具有前瞻性,並在規範過程中與民意保持聯動,適時出臺新舉措,並矯正失靈或失效的制度設計。

  共享時代呼嘯而至,政府治理同樣需要共治思維,否則緊靠政府單打獨鬥,不僅消耗難以估量的治理成本,只會讓納稅人買單,還可能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該是企業的責任企業就必須承認,該是承租人的責任承租人不能撂挑子,可由社會力量監督的便由社會力量監督,多管齊下,各盡其責,就會不斷“消化”掉層出不窮的難題。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就需要治理者在具體落實規定上做好文章。從即將試點“電子圍欄”這一措施看,市民有理由對治理好共享單車抱有良好預期。當城市治理水準再上新臺階,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新生事物就能在規範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迎接更明媚的前景,而對於這座城市的居民來説,也就更能欣然享受到共享時代的種種舒適。

  (本報特約評論員   原標題:試點“電子圍欄”,感受善治力量)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