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改革創新 開放互利,引領信息化標準新常態

2017-05-22 18:35:00|來源:央廣網|編輯:杜軍帥

  改革創新 開放互利,引領信息化標準新常態——《“十三五”信息化標準工作指南》解讀

  適逢“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成功舉辦,我國在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舞臺上的影響力逐步增強。“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同樣也精確地闡明瞭推動信息化標準工作的內在客觀規律。信息化標準是國家標準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是國家信息化發展能力的重要支撐。

  近日頒布實施的《“十三五”信息化標準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是貫徹落實國家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國家大政方針的重要舉措。《指南》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信息化標準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原則與重點任務,提出了發揮信息化標準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整體提升經濟社會信息化應用水準。

  第一,突破制度藩籬,發揮信息化標準效能

  自然界的標準化是無意識的,自然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標準化的優選過程,如同類物質具有相同的外觀特徵和內部構造。工業化大生産過程中,為提高生産效率,互換性技術、標準部件、流水線等技術與管理創新層出不窮,標準成為固化創新成果和經驗的不可或缺的技術基礎。處於工業化發展後期,邁向信息社會的轉型階段,我國信息化標準工作對象和工作任務複雜多樣,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需求迫切。由於缺乏有效的統籌、協調機制,標準不一、越位錯位、交叉重復等問題不斷發生,信息化標準在支撐應用服務方面效率不高,信息化標準産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不明顯。

  我國的信息化標準工作肩負著支撐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發展的多重歷史使命。然而,信息化標準工作機制更多地還處在局部的、技術的、單一的問題解決層面,與信息化發展的複雜環境、複雜系統無法協調適應,與網絡強國、信息化綜合實力要求無法匹配。為此,我們需要進一步落實《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建立並不斷完善放眼國際、面向全局的國家信息化標準工作統籌機制,協調解決國家層面信息化標準面臨的基礎性、戰略性和癥結性問題。例如信息化標準國際合作交流平臺的佈局,信息化標準支撐“一帶一路”、中國-東盟信息港、海上絲綢之路等建設,以及信息化標準、專利與知識産權的重點培育等。我們需要建立推動信息化各類各層級標準協調發展的工作機制,從技術、管理、流程等層面統籌銜接技術研發、産業發展、安全保密等各個維度,增強管理標準、技術標準、業務標準、服務標準等的系統性和協調性;我們需要營造鼓勵信息化標準發揮實效的生態環境,包括發揮標準作為技術法規的約束性,推動第三方考核評估監督,開展符合性測試評估等多種手段提質增效。

  第二,把握信息化規律,系統性提升競爭實力

  信息通信技術快速迭代、交叉融合等發展趨勢,給信息化標準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此,“十三五”期間,信息化標準工作要緊密圍繞《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明確的發展目標與重點任務,系統性提升國家信息化競爭實力。

  一方面要大力推動以作業系統、高端晶片等為代表的基礎通用技術標準制定,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未來互聯網等前沿顛覆性技術標準研究。面對複雜的信息化發展態勢,客觀分析、綜合研判技術體制研發和標準研製策略,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取得後發優勢,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制高點的重要技術決策。

  信息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是信息化標準工作的核心和基礎。《指南》明確了信息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標準化工作的重點是促進互聯互通、推動開放共享。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了網絡、通信、雲平臺、大數據平臺,數據資源包括了政務、社會、空間地理、互聯網等數據資源。針對這兩大類對象的標準化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技術體制研判、表示描述一致,規範管理、安全保密、集約化建設等方面。

  信息經濟、信息惠民、電子政務等是信息化標準的重要應用領域。《指南》明確這三個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重點集中在確保互聯互通、創新治理與服務等方面。不難發現,這三個信息化應用領域均帶有濃濃的互聯網氣息,其治理架構逐漸發展為扁平協同型,管理方式發展為社會自我調節與行政管理結合,業務方式發展為社會服務與經濟主導互為補充。在這種新的“互聯網+”環境下,標準化主體呈現利益相關方互相依賴、彼此博弈,參與、溝通、協商、合作的治理機制;標準化內容凸顯體系化設計、數據到知識到智慧、規範化治理等能力方面的需求,具有代表性標準如統一建模設計、知識圖譜、服務品質、基礎格式等標準。

  網信軍民融合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網信軍民融合標準工作的重心是形成軍地信息化建設成果雙向轉移,建立軍地信息化標準資源共享機制,切實提高軍民標準通用化水準。即一方面推動信息技術國家標準中按照程式和規定體現、徵求納入軍事需求,另一方面在重大基礎性軍事應用領域選用信息技術國家標準。此外,進一步完善信息化標準工作溝通渠道,支持軍隊人員參與國家標準研製,鼓勵社會科技資源參與國防和軍隊標準建設。

  發揮信息化標準綜合效能是涉及全局性、系統性的複雜工程。從形成技術優勢的角度看,信息化標準工作策略需要重點突破形成殺手锏技術優勢和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優勢;從形成市場優勢的角度看,信息化標準工作思路需要體系化化設計,突出應用特點,建立服務與競爭優勢;從融合發展的角度看,信息化標準工作的重點是發揮標準對技術、業務和數據交叉融合的引領和支撐,形成國家信息化綜合競爭優勢。

  第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標準有效供給水準

  學習歐美等發達國家經驗,強化信息化團體標準供給能力。美、英、德等發達國家有很多專業性的社會組織活躍于各類標準領域,其大多采用贊助、會費以及專利授權等方式組織相關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在特定的信息化領域推動相關標準研製、工具研發以及標準實施等工作。以雲計算領域為例,專注于虛擬資源管理的標準化組織有分佈式任務管理組(DMTF)、開放網格論壇(OGF)等;專注于數據存儲與管理的標準化組織有全球網絡存儲工業協會(SNIA)等;專注于雲安全的標準化組織有雲安全聯盟(CSA)等。這些信息化標準組織推動的技術論壇、標準研製、工具研發以及相關的測試、培訓、認證等工作都是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信息化標準組織往往更加活躍和更具生命力。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準的快速提升,國家標準化體制的深化改革,産業聯盟、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在未來的信息化標準領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實施多種鼓勵政策,提升網信企業標準制定能力。鼓勵網信企業將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創新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和專利。標準作為解決技術的最佳實踐,是對於事物穩定和最佳狀態的技術選擇。然而標準背後往往牽扯著特定的價值訴求和經濟利益。技術選擇、價值訴求與經濟利益的核心載體是企業和組織。數十年來信息通信領域的標準之爭有目共睹,其背後是企業獲得巨大商機的標準與專利戰略,是國家佔據産業競爭優勢的標準與專利佈局。大唐、華為等國內通信企業,在相關政策的鼓勵支持下,通過多年來的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步從被動跟從走向主動競爭,同時也在國際通信領域技術標準舞臺上獲得話語力量。

  積極推動信息化標準資源共享應用,提升信息化標準公共服務能力。按照國家標準化工作的總體部署,開放信息化領域的標準資源,推動共享應用與知識服務;鼓勵信息化專業標準化機構開展圍繞標準的技術諮詢服務,支持建立産學研用有機集合的信息化標準創新基地;為有標準化需求的網信企業、社會團體和其他機構提供社會化服務,整體提升全社會的信息化標準供給能力。

  第四,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營造信息化標準生態環境

  標準是為了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經公認機構批准。標準化的主要作用在於為預期目標改進産品、過程或服務的適用性,其目的是防止貿易壁壘,促進技術合作。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際標準化在全球範圍的經貿交流、技術合作、市場競爭等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未來我國信息化國際標準工作,一方面將繼續鞏固發揮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取得的成績和作用,另一方面將配合國家信息化發展所作出的重要部署,搭建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的國際信息化標準合作交流平臺。一是,與“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等涉及到的國家開展雙邊合作。積極推進信息化標準互認,加強標準信息交換,確保在規範化、標準化的技術語言環境下開展交流合作,提高國家間標準的一致性水準。二是,開展大宗貿易商品、關鍵技術産品核心技術標準體系比對分析,強化標準協調,促進技術互通和貿易便利。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各國企業或團體開展的信息化標準互聯互通項目,培養鍛鍊技術人才、標準化專業隊伍,力爭在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標準化聯盟等技術團體中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標準化研究中心 楊瑛)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