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0-08-03 21:13:21

  假酒在印度是個“老大難”問題。

  8月3日,發生在印度旁遮普邦假酒案致死人數已升至104人。

  印度警方表示,未來幾天,死亡人數可能會繼續增加。

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1、假酒,印度“老大難”問題

  7月29日,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5人因飲用假酒死亡,隨後,同案件死亡人數不斷上升。

  截至8月3日,印度假酒致死案已造成104人死亡。其中,塔恩塔蘭地區有80人死亡,巴塔拉和阿姆利則地區各有12人死亡。

  印度警方自7月31日就已經啟動調查,在涉事地區共開展100多次行動,截至8月3日逮捕至少25名嫌疑人,在路邊餐館或村莊販售點起獲數百升假酒。

  而在印度,因假酒中毒致死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據印度官方報道,印度每年約1000人左右因飲用違法釀製酒而死。

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1992年,奧裏薩邦就發生過一起假酒中毒案,當時造成超過200人死亡,是印度史上最慘重的假酒中毒案之一。

  之後從2008年至2019年,印度有關假酒致死事件持續發生。

  2008年,印度南方的卡納塔克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發生毒酒慘禍,168因此人喪生;

  2009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發生假酒中毒大案,136人死亡;到了9月,北方邦又有至少30人死於假酒;

  2010年,印度泰米爾那德邦有至少10人因此身亡。

  2011年,印度西孟加拉邦(人口僅次於孟買的第二大都會加爾各答),假酒案致死人數多達170人。

  2015年,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北部馬拉蒂地區的一個貧民窟中,毒酒造成死亡人數達84人;

  到了2019年印度假酒更是愈發“猖獗”。僅2019年2月至5月,印度就有多個地區先後因飲用假酒造成死亡人數超過200人。

  這些非法釀酒場所,因為在釀酒過程中對於蒸餾溫度把控不當,極容易因為溫度超過安全標準,産生化學物質甲醇。

  甲醇正是假酒中的致命物質。正常情況下,甲醇可以被用作甜味劑,也有稀釋和防止凍結的工業用途。但如果人體吸入10毫升甲醇可直接致盲,30毫升足以致命。

  英國《衛報》也曾報道,印度自釀酒中,除了含有致命甲醇,還有不法商販添加殺蟲劑等化學物質,用來增強酒勁。

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英國《衛報》2019年報道印度假酒事件截圖

  2、假酒不斷,貧富差距造成的?

  據印度國際烈酒和葡萄酒協會數據顯示,印度民眾平均每年飲用50億升酒,其中假酒比例高達40%。假酒的主要消費者大多是社會底層窮困群體。這些人即便知道假酒含有危險物質,但依舊對其樂此不疲。

  《印度心理與醫學》雜誌上,有醫生講述,一名33歲印度男子沒錢買酒,為滿足酒癮,長期飲用眼鏡蛇毒代替。就在眾人對他的行為表示不解時,該男子卻不以為然,在他生活的村子裏,喝蛇毒是普遍現象,“上頭”時間可長達一個月。

  原因其實很簡單。假酒每升售價10盧布(約合人民幣9毛錢),口感也與正規酒水相似,因此被稱為印度酒鬼的“窮人樂”。

  但貧富差距是造成印度假酒不斷的唯一原因嗎?有錢人就能逃過假酒的陷阱?未必。

  2017年,印度警方曾破獲一起蘇格蘭威士忌假酒案,受害消費者是300名在印度當地社會地位極高且收入不菲的程式員、大學生群體。假酒販通過網絡從其他國家購買假酒瓶、貼標和免稅店的袋子,然後在本地的非法釀酒廠製作、售賣。

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那麼,假酒到底為何屢禁不止?印度有媒體稱,這或與當地腐敗的官僚體系有直接關係。

  此次發生在旁遮普邦的假酒事件中,共有6名警察和7名其他官員因未能阻止假酒銷售被停職。但在當地,警察、海關官員和走私分子之間是民眾默認的“利益共同體”。

  印度政府幾乎控制了全國整個釀酒業及其産業鏈。首先,在生産環節上,想要造酒的生産商要獲得政府許可;賣酒同樣需要向政府申請“售酒執照”。 而不論是造酒還是賣酒,想要從政府獲得許可,都要花費“大價錢”。

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其次,在流通環節上,因為印度政府對酒精類飲料徵收重稅,因此喝一杯酒,幾乎要付20%的稅。

  生産、供應受限,流通又被稅款壓著,高酒價就這樣誕生了。

  再加上,印度有2/3年輕人有酗酒習慣,僅在印度旁遮普邦,每人每年平均就要喝掉10瓶烈酒。這樣龐大的市場需求,有限且價格高昂的酒水,政府打擊假酒時有意“放水”,假酒販自然有恃無恐。

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3、印度假酒如何“破局”?

  為了解決印度假酒問題,印度政府也並非完全無作為。

  2009年,印度通過了釀酒法案,明確規定凡是製造假酒致人死亡的將被判最低無期徒刑、最高絞刑的處罰。

  但假酒情況依舊沒有好轉。

印度假酒事件已致104人死亡 十餘年間假酒為何屢禁不止?

  此次旁遮普邦假酒案件發生4天后,8月1日,旁遮普邦首席部長阿馬林德爾·辛格下令對假酒事件展開調查,撤銷了7名稅務官和6名警察的職務,並承諾將嚴懲犯罪分子,打擊製造和販賣假酒的不法行為。

  阿馬林德爾·辛格也表示,警察和稅務部門未能履職,出現假酒氾濫“令人可恥”。

  目前,邦政府已為每個受害者家庭提供2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8000元)撫恤金。

  但印度反對黨對這一處理結果並不滿意。他們在當地舉行了抗議活動,批評政府對民眾疾苦不聞不問,瀆職造成了假酒的悲劇。

  也有印度媒體稱,政府打擊假酒只是隔靴搔癢,讓民眾喝的起真酒才是釜底抽薪。

  而要想讓印度民眾喝得起真酒,就需要給正規酒水的價格降降溫。如果印度政府願意放開酒水銷售渠道,降低稅率,真酒價格下降,假酒或許才有可能逐漸退出市場,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印度假酒氾濫的問題。

編輯:靳松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