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尋甸:為了一湖清水 凝聚保護合力
來源:雲南日報  |  2023-03-23 09:06:12

  原標題:為了一湖清水

昆明尋甸:為了一湖清水 凝聚保護合力_fororder_b877

清水海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的清水海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崇山峻嶺中。為了讓一湖清水潤春城,尋甸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保護和治理兩手發力,實現清水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量充足,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水標準且持續向好。自2012年正式供水以來,清水海水庫已累計向昆明供水9億立方米。

  實幹凝聚保護合力

  “請各處室彙報一下2023年的工作思路,分管領導補充彙報,我最後點評。”在春節假期結束後舉行的黨組擴大會上,尋甸縣清水海水源保護區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梁永開門見山地説道。

  對重點工作,該局採取“一述一評”的方式進行一週一調度,及時分析研判問題苗頭,積極推進工作落實落細,確保各項工作進度保持在合理預期。

  清水海水庫正常蓄水位達2180米,總庫容達1.54億立方米,是昆明主城區的一個重要供水水源,被列入“昆明市重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監控名錄”,供水範圍輻射昆明空港經濟區、經開區、呈貢新區等片區,平均每年向昆明市近100萬人口供水。

  為保護好清水海這一湖清水,保護區管理局大力開展爭當實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督促幹部職工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幹實事、謀實招、求實效上,爭當先進,拒絕“躺平”。

  據介紹,該局印發了科級領導職責清單,明確科級領導工作職責,並簽訂目標責任書。印發目標任務分解表,對38項指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牽頭領導、責任人及完成時限。同時,修訂幹部職工考核辦法,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讓奮鬥者有獎、躺平者受罰,對實干家優先推薦晉級和評先評優,對“躺平”的幹部職工視情節通過談心談話、提醒警示、經濟懲罰、降低職稱職級等方式進行懲戒。今年以來,已對踏實工作的2名幹部職工進行表彰,營造出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實幹激發幹事動力,凝聚保護合力。保護區管理局爭取中央環保資金2700萬元實施的清水海生態修復項目(一期)工程即將完工,正在爭取的二期項目已進入生態環境部項目庫,擬申請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4600余萬元,持續助力水環境品質改善。

  水源保護提檔升級

  “保護區內禁止以下行為: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圍堰、網箱、圍網養殖水生生物;捕魚、毒魚、炸魚、電魚、釣魚,捕獵水生動物和水禽……”在清水海一級保護區黃魚溝段,這樣的廣播內容每天不間斷播放著。

  “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8點,在保護區範圍內的100多個自然村,這樣的廣播隨時都聽得到。”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俸瑋介紹,我們還安裝了太陽能板和監控攝像頭,通過強化監控保障,實現了數字保護。

  張俸瑋介紹,為推動水源區保護提檔升級,管理局共在清水海水庫、金鍾山水庫、新田河水庫、板橋河水庫、石橋河水庫、塌鼻子龍潭等處安裝攝像機142台,實現對取水口及重要供水工程設施、水庫庫面和淹沒區運行情況24小時自動視頻監控。同時,建立健全水質水量安全監控管理信息系統,對各水源點進行監測,確保精準監測水庫及主要入庫河流、重要泉點的水質變化。

  除了數字化設施設備,還立起河長制公示牌和河道保潔員公示牌,各級河(湖)長的名字,保潔員的名字、電話、負責區域,以及監督舉報電話一目了然。“只要發現有垃圾等,就可以打電話投訴。”張俸瑋説,人人皆可監督,人人都能奉獻。

  尋甸縣還強化部門聯合執法,提升保護質效。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聯合公安、檢察院、法院、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務、林草、農業農村、住建、發改、水源區鄉鎮(街道)等,建立政府、部門、地方三級聯動體系。此外,建立縣、鄉鎮(街道)、村(居)委會、村小組一體化黨建聯動體系,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或部門固定包村,村黨組織負責包村小組黨支部,村小組黨員就近結對聯繫群眾,增強水源保護工作實效。

  “我們堅持一級保護區每日巡查、二級保護區每週不少於2次巡查,每週實行全面巡查、重要節假日重點巡查,實現水源區巡查範圍季度全覆蓋。”張俸瑋説,聯合執法重點對保護區內的農家樂、賓館、餐飲、汽修店進行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偷排污水、違章建房、毀林開荒、私開亂採、非法取水等違法行為。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清水海水源保護區總面積314.81平方公里,涉及4個鄉鎮(街道)、14個村委會、102個自然村近4萬人。為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保護區在2017年實施了最後一批移民搬遷工程,僅半年時間,海頭村312戶1097人就全部有序遷出水源保護核心區。

  在遷出後的村莊,保護區管理局通過栽植蘆葦、水蔥、花葉蘆竹、菖蒲、鳶尾等水生植物,建設了197.5畝生態濕地。走進濕地,到處林木蔥蘢,綠意盎然,舒展著詩情畫意的美麗畫卷。

  保護區二級區內,海頭村不涉及搬遷的群眾,家家戶戶實現了雨污分流。“以前村內道路上常常污水橫流,現在基本看不到垃圾了。”村小組長李平生説,現在村民都講衛生、愛乾淨。

  李平生還是保潔組的組長,負責組員的招聘和監督管理工作。“我們招保潔員只招有責任心的,而且要通過政審。”李平生説,保潔員實行分片負責、逐月考核,幹得不好的就會被辭退。

  尋甸縣不斷探索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每年撥款4000余萬元對水源區進行補助。站在搬遷後的海頭新村村口,記者看到,一棟棟房屋整齊有序,一條條水泥路乾淨整潔,一棵棵綠化苗木茁壯成長。“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讓移民群眾安居樂業。

  在甸沙鄉塌鼻子龍潭,群山環繞的近50畝生態濕地裏,流水潺潺,鳥鳴啾啾,一些水生植物初發綠芽。沒有人聲鼎沸,沒有車馬喧囂,只有兩名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在這裡默默守護。

  “每年差不多有1300萬立方米清水從這裡流向清水海,相當於供尋甸縣城一年的水量了。”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肖前光感慨道:沒有工作人員在這裡的堅守,清水海的水源或許就不會這般清澈。

  近年來,保護區管理局還探索建立了立體化河湖宣傳機制,創新開展愛河護水志願服務行動、“民間河湖長制”等民水互動形式,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人水和諧”發展成果的參與者、治理者、共享者,共同建設人水和諧共生的美麗水源保護區。

  通過不懈努力,清水海一級保護區及河道核心區已建設隔離防護欄60余公里,開展植被恢復、生態修復治理330余畝,建設生態濕地600余畝。二級保護區內的橫河梁子作為省級重要濕地,已有森林濕地2200余畝、沼澤濕地3300余畝,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美麗家園,演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記者 茶志福 余紅)

編輯:張科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