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張掖市民樂縣人民法院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以“解決商業糾紛”和“辦理破産”兩大指標為重點,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打好法治助企“組合拳”,為構建良好營商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
“一站式”綜合服務 供圖 民樂縣人民法院
多元化解涉企糾紛
民樂縣人民法院積極推進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入駐縣綜治中心,共同打造集“訴前指導、訴調對接、訴前調解、速裁快審”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認真貫徹落實縣人大出臺的《關於加強訴源治理工作的決定》,秉持“能調不判”原則,加大調解力度;推動與金融、工會、婦聯、人社、工商聯等部門建立的訴調對接機制落地見效。
優化涉企訴訟服務
民樂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一站式”建設成果,開設“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已完成跨域立案37件,網上立案348件,電子送達1834件,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數據同源的訴訟服務;根據案件情況,依法確定適用審理程式,實行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對於符合適用小額訴訟程式的應用全用,進一步縮短案件平均辦理週期;推行表格化要素式民事起訴狀、答辯狀示範文本應用,滿足企業多元司法需求。
會議現場 供圖 民樂縣人民法院
深入推進破産改革
民樂縣人民法院組建破産案件專業合議庭,積極爭取破産專項基金,充分發揮《民樂縣企業破産處置府院聯動機制工作方案》,暢通聯動機制,優化破産程式,依法履職盡責;樹立“執破一體”意識,加大“執轉破”工作力度,對移送程式、財産分配、糾紛處理等作出細化,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合力,變“單對一”為“多對一”,加快企業債權實現;對無法挽救和不具備重整條件的“僵屍企業”,依法及時出清;對可以挽救的困境企業,積極引導重整。
推進執行規範建設
民樂縣人民法院深挖“1+3+N”聯動執行機制工作潛力,運用好執源綜合治理中心,通過“訴前保全+訴訟保全+判後答疑+執前督促+執前調解+後果警示”的模式,提高自動履行率;深入開展隴原風暴專項執行行動和集中執行、交叉執行、異地執行行動,加大執行攻堅力度,嚴格規範涉案財産處置程式,防止超標的、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最大限度降低因採取強制措施給涉案企業生産經營造成的影響,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庭審現場 供圖 民樂縣人民法院
強化審判監督管理
民樂縣人民法院提前謀劃、精心部署、週密安排,構建起“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前抓、業務庭長具體抓、法官負第一責任、審管辦全方位監督的“五位一體”管理體系,推進立審執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合議庭、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加強發改案件總結剖析,強化類案檢索,統一裁判尺度;用好用足“法答網”“案例庫”,全方位提升法官審判水準。
走訪企業 供圖 民樂縣人民法院
延伸司法服務觸角
民樂縣人民法院持續開展“萬名幹警聯萬企”“房地産企業包抓聯”活動,已聯繫對接企業97家,走訪調研291次,引導企業依法依規經營;掛牌成立園區法企賦能服務站和法庭巡迴審判點,並在站內建立“快速響應+協同聯動+跟蹤回訪”工作機制,開展常態化“上門問診”服務,幫助企業提升預防化解風險能力,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開展“法潤田園、護航民生、助力春耕”專項活動,妥善化解春耕時節涉農糾紛,以司法之力守護鄉村沃土。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下一步,張掖市民樂縣人民法院將以更高站位、更實作風、更硬舉措不斷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法治動能,蓄足法治“活水”,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和企業家合法權益,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最鮮明的底色。(文 朱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