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一個全新的區域發展概念,根據國務院批准的《方案》,試驗區將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臺核心地位,以其他14市開發區、高新區及海關特殊監管區等為補充,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動能轉換總體格局。
如何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引擎?山東的回答是“三核引領”。“三核引領”,就是要充分發揮濟南青島煙臺三市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資源富集等綜合優勢,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樹立標杆。濟南、青島、煙臺,山東GDP前三甲城市,在山東版圖上構成一個大三角,擁有全省1/5的面積,1/4的人口,1/2的創新資源,創造了全省1/3的經濟總量。區域內聚集了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等一大批高層次科研院所以及浪潮、重汽、海爾、萬華、中集來福士等龍頭企業。
山東省發改委發展規劃處處長胡薄表示:“濟南、青島、煙臺三個城市,從全國來講應當屬於前列,但是離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建設轉變這樣大的定位來説,他們現在發揮的作用還遠遠不夠。現在通過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來突出他們的核心引領帶動作用,通過一攬子政策優勢,首先自己強起來,然後把整個山東省帶動起來。”
有了清晰的定位,就有了發展的目標。濟南正在高水準規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青島通過打造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形成東部地區轉型發展增長極。煙臺的目標是成為先進製造業名城,建設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新高地。
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楊珍表示,“率先突破,能夠發揮出輻射帶動作用,這樣這三個城市就成為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
在“三核引領”的同時,山東還提出多點突破,發揮17個市182個省級以上重點園區的串聯作用。這些區域全部可以享受總體方案中的産業、投資、財稅、土地等政策。
濟南海關副關長李海帆表示,“特殊區域在原有政策、功能基礎上,疊加了國家賦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試區的各項創新政策,可以更好地服務於入區的重大項目,進一步擴展輻射帶動作用。”
在眾多園區中,“青島西海岸新區”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是重點打造的兩大區域,將在全省率先形成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發展服務最優的發展環境。
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奉利説:“我們要在企業需要的時候,感到我們無所不在;在不需要我們的時候,又不覺得政府的存在。‘有求必應、無需不擾’,這是提高效率非常重要的方面。”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主任宋衛東表示:“通過行政體制的大部制、扁平化、聘任制,打造服務型政務,實現多規合一、多證合一、一門受理、一章審批、一次收費、一步到位,最高效率服務落戶企業。”
有了好的環境,大項目紛至遝來,一些瞪羚企業、隱形冠軍也不斷涌現。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科華聯生産的鋰電隔膜生産線被認定為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單套價格超過8000萬元。
青島中科華聯項目部部長張作正介紹説:“它的速度精度的誤差波動是在千分之五以內。在高速運行的狀態下,保持了非常穩定的狀態,已經達到國際的領先水準。”
一直以來,區域協調發展都是山東的著力點之一,從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到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從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到魯南經濟帶,山東一直在優化協調發展佈局。然而,東西部發展水準和發展品質差距依然較大,“各自為戰”“一哄而上”也造成資産、資源、基礎設施的浪費。通過建設試驗區,山東還將加快區域融合互動,通過優勢産業統籌培育,實現有序轉移升級、優化佈局、錯位發展。
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徐加明表示:“根據資源承載能力、産業配套情況以及科技創新的能力,哪些地方有適合發展的優勢産業,就培育起來,避免重復建設和一些主導産業的雷同現象。”
資源要素統籌配置、優勢産業統籌培育、基礎設施統籌建設、生態環境統籌治理,山東全省一盤棋的發展思路已經開始落子,“三核引領”、“連點成線”,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大格局已經悄然展開。(記者 于凡 王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