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月17日陜西關中地區重污染將逐漸消散
2018-01-15 17:23:12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王菲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1月13日開始,陜西省關中地區出現了今年第二次範圍較廣的重污染過程。西安、咸陽、渭南、西鹹均出現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在1月14日出現了嚴重污染(AQI>300)。

  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在1月10日預測到本次重污染過程, 緊急同陜西省氣象臺會商後,于1月12日向陜西省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送了《重污染提示信息》。陜西省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于當日向關中各市下發了《關於提示應對重污染天氣的函》(陜重污染天氣辦[2018]1號),提醒陜西各市應對本次重污染過程。

  據分析,本次關中地區重污染過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近地面濕度、雲量較大,不利於污染物垂直擴散。1月12日開始,關中地區受西南氣流影響,近地面濕度逐漸增大(平均約為70%),天空雲量較大,導致污染物垂直擴散不利。

  2、近地面風速較小,且以東風為主,不利於污染物水準擴散。1月12日至今,關中地區近地面平均風速小于1.5m/s,導致污染物水準擴散不利,加之部分輸入型污染的疊加影響,又加重了本次污染程度。

  3、晝夜逆溫明顯,邊界層高度降低,導致夜間污染物快速積累,空氣品質持續變差。

  預計從1月15日淩晨開始,受弱西北氣流影響,關中地區風向由東北轉為西北, 1月15日18時後風速加大,污染狀況有所改善。1月16日天氣轉為靜穩,1月17日受較強西北冷空氣影響,本次重污染將自西向東逐漸消散。

  陜西省環境監測站提醒,在空氣品質重污染過程期間,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症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現症狀。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供稿 陜西省環保廳 編輯 李妍)

  拓展閱讀:

  AQI,即空氣污染指數。就是根據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和各項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影響,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值形式,它將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品質狀況分級表示,適合於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氣品質狀況和變化趨勢。針對單項污染物的還規定了空氣品質分指數。參與空氣品質評價的主要污染物為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項。

  空氣污染指數的取值範圍定為0—500,其中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於300,分別對應國家空氣品質標準中日均值的 I級、II級、III級、IV級和V級標準的污染物濃度限定數值,在實際應用中,又把III級和IV級分為III(1)級、III(2)級和IV(1) 級、IV(2)級。I級,空氣品質評估為優,對人體健康無影響;II級,空氣品質評估為良,對人體健康無顯著影響;III級,為輕度污染,健康人群出現刺 激症狀;IV級,中度污染,健康人群普遍出現刺激症狀;V級,嚴重污染,健康人群出現嚴重刺激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