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近日正式頒布實施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在1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介紹,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將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既保證基礎性,又兼顧選擇性。
在語文課標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同時,新課標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佔1/2”,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學習科目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選修課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修習,可以學而不考或者學而備考。該課程方案和課標將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執行。
此外,美術課標增設“中國書畫”,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增強文化自信。歷史課標明確要求學生系統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歷程,“認識並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