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陜西 優質旅遊】共建共享 樹立全域旅遊發展新標杆
2018-01-18 16:50:54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李妍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馬淑媛 張安琪):1月16日,2018年陜西省旅遊工作會議在陜西省寶雞市召開。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高中印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陜西省旅遊行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優質旅遊發展要求,推進旅遊的現代化、時尚化、品質化、國際化,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為抓手,以“旅遊+”融合發展為路徑,全力打造有國際范、中國風、陜西味的著名國際旅遊目的地。

  圖片默認標題

  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高中印作《加快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步伐 推動陜西優質旅遊發展》的工作報告(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供圖)

  日前,國家旅遊局確定2018年為“美麗中國—2018全域旅遊年”。《2017全域旅遊發展報告》批准陜西等四省為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單位。近年來,陜西旅遊從人文到山水,從景點到全域,從城市到鄉村,以全域旅遊和旅遊示範縣建設為抓手,以優質旅遊為載體,推動形成全域旅遊共建共享新格局。

  延安:旅遊城市的廁所是第二會客廳

  陜西省延安市全域旅遊建設,以紅色旅遊為核心,重點工作圍繞打造紅色5A級景區展開。延安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馬東坡介紹,目前延安市正以棗園、楊家嶺、王家坪國家革命紀念館、寶塔山、西北局革命舊址5個景點為線路,打造一條怡情、養性、喜智、明智、踐行的旅遊産品線。

  圖片默認標題

  陜西省延安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馬東坡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王娜 攝)

  “做好延安的全域旅遊,廁所革命首當其衝。古人云‘枕上廁上馬上’,旅遊城市的廁所是第二會客廳。我們正在實施‘一廁一策’,廁所要成為延安一個新的景觀亮點。”馬東坡説道。

  紅色旅遊,既是一個歷史的概念,也是一個時代的話題,同時具有當代性。“如今,00後、10後都已逐漸成為紅色旅遊的受眾,面對這樣一批新生的受眾,如何講好我們的故事,這是今後我們要繼續探索的工作課題。這不僅是旅遊的問題,也是品牌問題。”馬東坡説。

  咸陽:旅遊富民 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陜西省咸陽市積極建設“兩河兩帶一板塊”旅遊産業聚集區,形成帶動全域旅遊發展的強大引擎。咸陽禮泉縣袁家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以村子為載體,以村民為主體,建成民俗濃厚、特色鮮明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馬嵬驛等鄉村旅遊品牌已成為行業典範。

  咸陽市旅遊發展和文物保護委員會主任杜俊霞向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説:“鄉村旅遊的功能與實施鄉村振興的路徑高度契合,目標一致。通過旅遊這個載體,可以推動農村第一、二、三産業融合,帶動農民致富。袁家村的積極作用,就是一直在做農村‘三變’改革,並不斷自我革新、共通、共享,深化‘三變’,做鄉村振興的實踐者。”

  在全域旅遊資源層面,非物質文化資源、社會資源、農業産業資源都是重要的旅遊資源。鄉村旅遊,既是新型經濟業態,也是新型文化業態,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看,鄉村地區將是新時期旅遊業增長的主戰場。

  韓城:全域旅遊推動城市文明開放

  2017年,黃河旅遊聯盟在陜西省韓城市成立,沿黃河的九個省市24個地市147個縣,未來將在沿黃旅遊帶上發力。韓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輝認為,整合沿黃公路資源,推進沿黃旅遊發展,將成為韓城市向外發展的重要一極。

  圖片默認標題

  陜西省韓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輝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王娜 攝)

  近年來,韓城市立足“建成區域中心,打造黃河西岸明珠城市”目標定位,以全域化旅遊城市發展為抓手,城市服務能力正逐步輻射黃河金三角地區。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市民文明意識提高,也是我們全域旅遊建設的一個重要收穫。2018年,韓城市要通過全域旅遊的推動,提高整個城市的文明度和開放度,將韓城建成國際化的城市。”王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