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 段曉蕊):新時代怎樣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在新時代持續增強全省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今年的陜西省兩會上,陜西省人大代表們深入思考如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在崗位上展現新作為。
精準施策:新農村建設讓人民生活更滿意
陜西省人大代表、咸陽市涇陽縣社樹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建軍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的專訪(段曉蕊 攝)
“我認為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水、電、路等和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醫療、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陜西省人大代表、咸陽市涇陽縣社樹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建軍表示,這幾年群眾收入明顯增加,居住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自然環境更加優美,農村人的幸福指數得到了顯著提高。“現在農民基本上都能達到安居樂業。”王建軍説。
對於2018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最大的感觸,王建軍談了三點看法。第一,報告中提出品質興農,發展農村的特色産業;第二,遵循自然規律,加快發展美麗宜居的新農村建設,第三,深化農村改革,増強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這些措施既切合實際,又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看到未來陜西農村還會比現在取得更大的成績。”王建軍説。
學有所教: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陜西省人大代表、咸陽長武縣昭仁中心小學教師曹亞妮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段曉蕊 攝)
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陜西省人大代表、咸陽長武縣昭仁中心小學教師曹亞妮深感榮幸。聆聽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最深的感受可以概括為“三氣”。
一是“顯志氣”,報告體現了陜西省追趕超越、奮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和強勁態勢,特別是報告中提到:“普惠性幼兒園接近60%,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數量居西部第一、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數量居全國前列……”看到這一組組數據,作為代表感到特別自豪!在2018年的工作要點中報告又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改善貧困地區薄弱學校辦學條件,著力解決好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聽後備受鼓舞,信心倍增,幹勁十足。
二是“接地氣”,從報告中強烈感覺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改善民生、發展教育、衛生等各項工作,都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聽民聲、隨民意、接地氣、得民心。
三是“鼓士氣”,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公佈了2018年的工作重點,又謀劃了未來發展路徑,體現了陜西追趕超越的信心和決心。作為來自教學一線的基層代表,既要當好省人代會議的宣傳者,更要做好會議精神的踐行者。將提出的教育理念運用到工作當中去,努力做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工作者。
病有所醫: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陜西省人大代表、咸陽市朝陽醫院院長張飛飛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段曉蕊 攝)
陜西省人大代表、咸陽市朝陽醫院院長張飛飛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聽取報告後,讓我感覺到這五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醫務工作者來説。以前大醫院人滿為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突出,醫聯體實行之後改善了基層看病的諸多問題。專家走到基層,大手拉小手,實行一站式的服務,讓百姓有獲得感、幸福感。”
對於陜西省醫療發展這個問題,張飛飛説:“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健康陜西建設。”同時,她指出,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持續抓好綜合醫改試點工作,健全完善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藥品供應保障和綜合監管等基本制度,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深入實施基層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計劃,鞏固和提升重大疾病專病專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