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1月28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舉行了“肝移友健康聯誼會”,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呂毅教授、于良教授、劉學民教授、王博教授、心理科陳雲春主任和感染科韓群英教授、肝膽外科田敏醫生、田波彥護士長以及200余名“移友”和部分家屬匯聚一堂,共同交流術後生活注意事項和保健知識,同時,“移友”們在現場還相互鼓勵要對生活充滿希望。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呂毅教授致辭(交大一附院 供圖)
呂毅教授表示:“肝臟移植是一個特殊的手術,不同於一般的手術,這要求患者的依從性非常好,移植後要呵護肝臟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長期服用免疫製劑。一旦發生肝臟功能的異常,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和敏感,這就要求醫患之間保持順暢的溝通,共同努力,保持移植肝臟平穩健康的生存。”
談到舉辦“肝移友”健康聯誼活動的初衷時,呂毅教授介紹,他們先後通過BBS線上論壇、QQ群、微信群組織過類似的交流活動。他認為,線下落地的活動可以把“移友”們面臨的共同問題講解清楚,同時然針對個體化的問題,也可以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比線上的交流更直接。另外,“移友”們之間相互交流,也可以相互鼓舞,分享移植後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共同享受健康陽光的生活。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王博教授(交大一附院 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雲春教授(交大一附院 供圖)
肝移植術後使患者獲得了新生,然而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焦慮、抑鬱、恐懼、自責、藥物副作用等很多問題會接踵而來,極大的影響患者的康復後生活品質。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雲春教授在分享中,從“移友”們術後生活和工作中所面臨的心理問題給予的全放的指導。他鼓勵“移友”們參加適當的社會活動,使病人擺脫被遺棄感,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逐漸回歸社會,尋找自己該有的社會價值。同時,家庭、同事、朋友、醫護人員應共同組成一個真誠關愛的社會支持系統,對“移友”們的心理康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韓群英教授(交大一附院 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韓群英教授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抽象的乙肝、丙肝診療知識形象話,讓“移友”們充分認識了乙肝和丙肝,也了解了術前抗病毒的重要性和術後的自我管理。同時,韓教授還為大家糾正了對乙肝和丙肝的認識誤區。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田敏醫生(交大一附院 供圖)
眾所週知,肝移植術後需要終生服用免疫製劑,術後會面臨急性排斥反應、腎損傷、代謝病、膽道並發癥等出。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田敏醫生在與“移友”們的交流中強調,要加強肝移植術後免疫抑制服藥依從性的管理,以及對移植術後腹瀉、腎損傷、代謝病的管理,優化免疫抑制方案,達到提高生活品質和長期生存率的目標。與此同時,她還講述了過早或延時服藥的影響,提醒“移友”們一定要按時服藥。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護士長田博彥(交大一附院 供圖)
各位專家的分享結束後,“移友”代表分享了自己術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同時“移友”們也在現場針對自己存疑的問題與專家們進行了互動交流。最後,本次“肝移友”健康聯誼會在一場由“移友”們帶來的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中結束。(供稿 西安交大一附院 編輯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