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門,漢長安城東城墻北頭的城門,連接橫貫城區北部的大街,漢王朝用兵出征或遠征歸來都從這裡出入,是大漢長安城最重要的門戶。西元前33年,王昭君從這裡出發,踏上了“和親”之路,從此開啟了漢和匈奴長達半個世紀的和平。新春佳節期間,在漢長安城遺址西北角的宣平裏景區,由陜西乾唐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實景演出《王昭君》在這裡上演,再現了兩千多年前昭君出塞的故事。
大型實景演出《王昭君》講述了一個頗為動人的故事:西元前33年,匈奴單於呼韓邪同西漢結好,請求娶漢女為妻,宮女王昭君為了漢匈的和平與安寧自請出塞和親。漢元帝遂將王昭君賜予呼韓邪單於,改年號“建昭”為“竟寧”元年。敕令在宣平門外築“和親臺”一座,讓漢匈雙方同臺角抵娛樂,以示漢匈一家,永久和平。同時呼韓邪的哥哥郅支單於不甘失敗,暗中派人混入匈奴和親角抵隊伍中,伺機製造混亂,破壞漢匈和親。“和親臺”落成後漢匈雙方在臺上角抵娛樂,觀者數萬,盛況空前,卻不知暗流涌動,殺機四伏,一場“和親失敗,戰火再起”的危機悄然臨近。
整臺演出時間不長,只有45分鐘,卻有精彩的武術展演,有高空特技表演,還有漢代舞蹈表演,是一台融匯多門藝術形式的實景演出。導演王和平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宣平裏景區處於漢長安城遺址西北角,也是漢長安城宣平門所在地。眼下這裡正在舉行新春廟會。借此時機,我們推出了大型實景演出《王昭君》,也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漢文化,了解這個感人至深的民族團結的故事。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從西漢開始,就承載著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而王昭君是漢匈文化交流的重要歷史人物。希望昭君出塞的故事,能感動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