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飛(中間)和父親、阿姨在一起的新年合照(劉君慧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我今年即將畢業,目前已經簽約深圳一家大公司。畢業後想先在大城市打拼幾年,讓父親過得輕鬆一些,有機會想帶他們出去旅遊,看一下外面的世界。等自己工作能力提升了,也積累了一定經驗,有實力的時候想著回到延安做一些貢獻,回報那些幫助過我的好心人。”周亞飛説。在延安市河莊坪鎮萬莊村,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見到了這個從山溝裏走出來的清華學子周亞飛。一個自信、陽光、樂觀的大男孩,舉止談吐十分得體。
周亞飛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2018年春節會在家多呆些日子,因為家裏現在已經有網線了,自己的實習作業在家裏用電腦就可以完成,還可以多陪陪父親。提起父親周高堂,周亞飛眼眶濕潤,他説:“自記事起,就很少見到父親休息,為了養活我們,他就像陀螺一樣不停轉著。父親今年54歲,母親1999年因病去世,當時,年齡較長的大姐僅16歲,中間還有兩個年紀尚小的姐姐,我當時只有5歲。從此父親又當爹又當娘,一個人將我們姐弟四人拉扯大。姐姐們學習成績都很好,但知道父親負擔不起過多的學費,所以她們相繼輟學外出打工,把寶貴的學習機會讓給了我。”
2014年周亞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周高堂一家作為因學致貧的貧困對象,2015年河莊坪鎮黨委書記李清喜開始包扶周高堂,為他爭取資金,幫助發展産業。如今周高堂種著8畝蘋果,喂了4頭豬,6頭牛,忙是忙了點,但不用出去打工,一年最少也能收入三萬元。2017年秋天,在村民的介紹下,他和鄰村的王鳳章結婚了,平時生活中倆人相互照顧,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國家政策好了,村裏的條件好了,家裏的日子也好了,常年在外最惦念的就是父親,現在姐姐們都已經成家了,也很孝順,我想父親了每天都可以通過微信視頻和父親説話聊天,比起原來的苦日子,現在真是很幸福了,2018年希望從學生到職場有一個良好的過渡狀態,家人平平安安、幸福美滿,也祝福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周亞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