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交響曲》演出現場 記者 職茵 攝
3月24日晚,西安交響樂演出又創造了一項新紀錄。西安交響樂團、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的藝術家們以及多位歌唱家,共計兩百多人同時登上西安音樂廳的舞臺,完美演繹了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復活》),創下西安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交響樂演出紀錄。
馬勒的創作構思宏偉、篇幅龐大,向來是公認的“難演”。在《第二交響曲》的創作中,一方面馬勒繼承了貝多芬《英雄》與《交響大合唱》的創作執念,另一方面他憑著敏感的藝術觸角對人生命運進行拷問。在這部時長90分鐘的交響巨作演出中,樂團要同時駕馭女聲獨唱、合唱及交響樂、管風琴演奏等諸多藝術形式,在演出標準上非常嚴苛。西安交響樂團為此籌備一年,聯合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以及樂團首席指揮戴恩·蘭姆的母校——昆士蘭大學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及合唱團,並特邀來自英國的女高音歌唱家索菲婭·特朗柯索共同加入這場演出。
西安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戴恩·蘭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第二交響曲》最獨特的魅力在於它帶給我們的希望。坐在觀眾席中,被樂團演奏出的美妙音樂所洗禮和感染,這種體驗是獨一無二的。”
而觀眾如此反饋:“聽完此曲,感覺每一個毛孔都甦醒了!”來自國內無線網絡通信領域的專家黃振海博士第一次走進劇場,聆聽西安本地樂團演奏,他表示被現場的儀式感深深吸引,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震撼。
作為打造西安音樂之城的重要後備力量,西安交響樂團近年來的快速提升和活躍度令國內古典樂界人士頗為矚目,樂團戶外公演登上央視直播平臺,公益音樂會推出超強陣容,2018年又將啟動歐洲巡演,全年演出場次將達83場。
國家大劇院音樂欣賞講座特邀主講、獨立樂評人蘇立華先生評價道:“西安在古典音樂開拓和發展方面,速度之快和品質之高,有目共睹。”
這場氣勢宏大,極具國際范兒的音樂會,標誌著西安交響樂團音樂季的正式啟動,也標誌著西安交響樂發展的春天來到了。( 記者 職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