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在全縣農村黨組織中通過實施“組織力工程”,不斷提升基層黨支部組織力,持續增強其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讓黨支部成為黨員群眾的“主心骨”和“火車頭”。
完善制度 組織生活嚴起來
“我離總書記很近,總書記一站就是3個半小時,作了68頁的報告。報告鼓舞人心,讓人振奮,特別是講到農村承包耕地到期後再續30年時,掌聲持續響起……”話音未落,參加鳳翔縣城關鎮周家門前村“代表回鄉傳精神、學好精神促發展”活動的300多名黨員群眾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是周家門前村黨支部舉行的一次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中的場景。
“主題黨日的開展,既豐富了形式,又形成了制度,提高了黨組織活動品質,增強了黨員身份意識和支部凝聚力。”周家門前村黨支部書記楊斐説。
鳳翔縣堅持抓細節、重實效、促規範,推行《“三會一課”記實登記》系列制度,通過年初制定計劃、會前報備方案、會中寫實歸檔、會後上報結果,對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全程記錄、痕跡管理,通過建章立制,嚴格組織生活。全縣230多個村黨支部運用“鳳翔先鋒”“掌上支部”等網絡平臺,每日將微黨課、微事跡、微視頻等定點推送到流動黨員手機終端,讓2300多名流動黨員實現了與黨支部的同頻共振。通過“學習型”支部建設,有效提升了農村黨員幹部思想政治素養,讓“講政治、守規矩”成為常態。
樹立形象 黨員行動實起來
“咱們黨員應該行動起來,不但要做給群眾看,更要帶著群眾幹,領著群眾富。”在姚家溝鎮姚家溝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該村黨員始終把回應群眾關切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服務型”支部建設中,姚家溝村黨支部既從嚴管理黨員,又細化服務舉措,制定黨員星級管理制度,實行差異化考核,在黨員中推行“黨員家庭”掛牌制度,讓黨員對外亮明身份、對己增強責任。統籌設立黨員脫貧先鋒、生産能手、道德模範等崗位,建立黨員“1+1”或“1+X”結對幫扶機制,為貧困戶手把手指導種養技術,面對面傳授致富經驗。如今,“黨員家庭”已成為黨支部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2017年以來,鳳翔縣以便民服務大廳、村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實行“服務代辦制”,推出“貼心服務卡”,不斷延伸拓展服務觸角,並通過線上徵集群眾心願、建議及發佈群眾困難,線下結合主題黨日、“機關黨員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及時解決問題。目前,鳳翔縣已徵集各類意見建議2800余條,解決群眾各類訴求3564件。
黨旗引領 支部組織強起來
彪角鎮李家垣村積極實踐“三變”改革,依託簡氏萬畝中藥材基地,協調流轉土地1460畝,每畝土地每年租金約800元,並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長青鎮長青村建立勞務、建築建材等“産業支部”,開展“一帶三促”活動,吸納1000多名群眾務工……鳳翔縣圍繞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抓支部、強引領、促發展”,以選優經濟能人帶動、打造示範園區促動、培育新興産業推動、優化服務保障驅動“四輪聯動”壯大集體經濟。
此外,鳳翔縣不斷延伸農業經營主體、現代農業園區等新經濟組織的黨組織設置,充分發揮糜桿橋鎮西白村等5個黨建促“三變”改革典型示範作用,借力産業合作社、農業園區等經濟組織,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協調、整合資源的作用,團結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據統計,鳳翔縣先後成立大學生村官電商聯盟等電子商務企業65家,建成省市農業示範園區15個,帶動1167戶貧困戶3851人發展産業。(記者 周明 見習記者 劉居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