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省全面推進農業高品質發展食用 農産品今年將有“身份證”
2018-04-04 09:17:54  |  來源:三秦都市報  |  編輯:李妍

  4月3日,陜西省推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工作會議召開,我省將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強化市場資源配置,優化生産力佈局,創新綠色生産方式,唱響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主旋律,全面推進陜西省農業高品質發展。

  合格證和“二維碼”雙覆蓋

  目前,陜西省“三品一標”認證數量發展到3000多個,其中無公害農産品2420個、綠色食品292個、有機農産品262個、地標農産品等級87個,連續五年主要農産品抽檢合格率超過98%。同時,陜西省每年對8000個農産品進行品質安全監測,信息化追溯覆蓋10個設區市、30個試點、1386家企業(合作社),陜西省1/3農業縣區成為省級以上農産品品質安全縣。

  為全面推進農産品安全控制與提升,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今年陜西省將在加快生産標準化建設、推動品質追溯全覆蓋、提升監管工作效能、打造全域化品質樣板、挖掘品質興農新動能等方面精準發力,加快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步伐。

  “品質追溯是推動公平交易的關鍵環節,實施農産品品質追溯覆蓋工程,為優質農産品貼上品質標簽。”省農業廳總經濟師、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局局長李育江介紹,合格證明就是農産品的“身份證”。2018年將推進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和品質追溯“二維碼”雙覆蓋,實現省級以上農産品品質安全縣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全覆蓋,縣級以上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現代農業園區全部實現産品品質“二維碼”追溯。

  堅持市場主導與綠色發展

  隨著群眾收入水準普遍提高,消費結構快速升級,品質、綠色、個性、多元化消費成為新的消費趨勢。農産品能不能賣上好價錢,農業産業能不能有好收益,取決於農産品好不好、優不優、品質高不高,而只有好的生態、好的環境,才能産出好的産品,培育好的産業,創造好的效益。品質興農既是消費升級的需要,也是農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過去增效增收看産量,現在必須比品質、看效益、拼市場。”省農業廳廳長文引學表示,提高産業效益,還要在二、三産業發展上下功夫,提升加工的增值效益,放大品牌的溢價效應,以産業高效拉動收入增長。同時,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不僅僅是在生産過程減少環境污染、促進循環發展,更要延伸到整個産業發展的全過程,擴展到全産業鏈的綠色生態新要求。

  根據市場主導、綠色發展兩大導向,我省將以市場引領農業高品質發展,圍繞市場需求倒布産業、倒逼標準化生産、倒推政策項目創設;在農業綠色發展上,重點對水肥一體、節水灌溉,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秸稈還田、青貯、食用菌基質復配多渠道利用等進行推廣,推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利用高效。(薛文靜 記者 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