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草長鶯飛。清明小長假期間,雖然陜西省大幅降溫,但遊客出行熱情高漲,紛紛回鄉祭祖、踏青賞花、郊野春遊。陜西省迎來春節後第一個旅遊高峰:共接待遊客1624.51萬人次,旅遊收入76.41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1.73%和27.03%。
今年的清明小長假旅遊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尋根祭祖活動持續升溫。4月5日,戊戌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黃帝陵祭祀廣場隆重舉行,萬餘名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祭奠軒轅黃帝。假日期間,黃帝陵景區共接待遊客15.7萬人次。此外,到延安寶塔山景區、棗園舊址、照金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緬懷先烈的遊客也絡繹不絕。
——賞花踏青人潮涌動。西安舉辦“春滿中國·醉西安”系列活動。西安植物園40萬株鬱金香、涇河新城第三屆花博會、太平國家森林公園紫荊花海,吸引了大量西安市民驅車前往。山嶽型景區也受到遊客的青睞,假日期間,華山共接待遊客6.5萬人次,少華山接待1.5萬人次,翠華山接待1.4萬人次。
——節慶活動精彩紛呈。假日期間全省各大景區舉辦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體驗。白鹿原影視城舉辦“酷跑白鹿原”春季運動會;安康瀛湖舉辦金鑼祈福、炒茶、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假日期間共接待遊客7.5萬人次;漢中城固半程馬拉松賽開跑,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在花海中奔跑。
——文化演出受青睞。陜西文化旅遊的“金字招牌”——《長恨歌》3月24日開演後,清明假日期間上座率保持高位。三天小長假華清宮景區共接待遊客7.5萬人次。西安事變大型實景演出《12·12》、以盛唐禮儀文化為主題的《夢長安》、西北首家沉浸式互動體驗演出《法門往事》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此外,省內多家景區也紛紛打造全新的實景演出,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觀賞。
——明查暗訪保駕護航。假日前夕,陜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組織開展了景區服務品質、旅行社服務品質、旅遊線路暗訪檢查活動。假日期間,陜西省各級旅遊部門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執行假日安全報告和旅遊安全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及時處理旅遊投訴,保證旅遊信息暢通,確保安全、有序、和諧的旅遊環境。(記者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