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綠色生態濕地長廊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成典範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4-24 16:59:21

  【專題 聚力時代·創新灞橋  振興發展·宜居灞橋 上右  加顯示圖】(頁面標題)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內容頁標題)打造綠色生態濕地長廊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成典範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灞橋生態濕地公園 供圖)    

  【專題 聚力時代·創新灞橋  振興發展·宜居灞橋 上右  加顯示圖】(頁面標題)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內容頁標題)打造綠色生態濕地長廊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成典範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灞橋生態濕地公園 供圖)

  【專題 聚力時代·創新灞橋  振興發展·宜居灞橋 上右  加顯示圖】(頁面標題)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內容頁標題)打造綠色生態濕地長廊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成典範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灞橋生態濕地公園 供圖)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位於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東城大道華清橋,南至藍田界,毗鄰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公園總體規劃以灞橋,灞柳,灞水為主題文化,使灞河的歷史文化和鄉土風情得以復蘇和發揚。公園全長15公里,規劃面積6.75平方公里,分為兩期實施。公園內共有植物213種,原生態鳥類33種(其中28種已經列入國家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原生態柳樹20000余株。主要景點有:花蕩、起航帆、湖心鳶尾島、生態商業街、秀水廊橋、柳園飛雪、生態荷塘、風土博物館、親水石灘等。公園一期濕地面積1980畝,綠化面積1650畝,盡顯城市發展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綠。公園二期從灞河祥雲橋到藍田界,規劃面積約4.3平方公里,全長11.8公里,現已建成4.1公里並對外開放。在延續一期的設計理念的同時,將積極完善商業配套及各類配套設施,將建成休閒娛樂區、戶外運動區、濕地體驗區、田園風情景觀區、濕地教育區、“橋”文化區、生態農家樂體驗區、原生態自然景觀區和“灞上人家”休閒度假區等九大區域,集河道防洪、生態保護、休閒瀏覽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濕地長廊。

  水清、岸綠、自然、野趣、時尚的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已展示在世人面前,這裡已成為既具有原生態魅力又具有歷史人文魅力的獨特“古城綠道”。也成為大西安乃至陜西最美的“城中濕地公園”。公園景點:

  花蕩

  花蕩,從華清橋到西臨高速,綠化面積10.7畝,水域面積約9000平方米,共由15個植物園組成,分別為:紅楓園、常夏石竹園、紅花繼木園、大花金雞菊園、隸棠園、天人菊園、黃金菊園、紅王子錦帶園、紅帽子月季園、美女櫻園、紅葉石楠園、紫穗槐園、金葉女貞園、紅葉石楠球園、海桐球園。置身花海之中,可以遠離城市喧囂,回歸自然靜地。

  湖心鳶尾島

  湖心鳶尾島由兩橋一亭組成,拱橋名為念柳橋,全長21.2米,寬3.3米;平橋名為紫鳶橋,長17.46米,寬5.5米;木質景觀亭名為柳心亭。通過平橋和拱橋將河道內的島嶼連接,並配以木質景觀亭和鳶尾綠植,小橋流水,亭影玲瓏。婉轉鶯聲常醉客,婆娑柳浪欲迷鴻。這一處水面從千年古城變遷而來,親近的不僅僅是水,更是這塊土地流淌的文化根脈。

  秀水廊橋

  灞橋,因水得名,以橋聞名。秀水廊橋全長424米,橋面凈寬3.5米,每跨長度為20米,橋面略呈拱形,採用塑膠鋪設,並配有3個彩色鋼構廊亭,方便遊人來往灞河兩岸,以最佳視覺觀賞灞河濕地景色。

   柳園飛雪

  早在明清時期,“灞柳風雪”便是“關中八景”之一。公園裏共有14種柳樹,分別為:垂柳、龍爪柳、饅頭柳、桎柳、銀芽柳、旱柳、金絲垂柳、水曲柳、絳柳、杠柳、大柳樹、雪柳、杞柳、龍柳。柳園飛雪處面積約為7.7畝。近20000棵柳樹將為遊客重新呈現“灞柳風雪”的壯景,重溫古人折柳送別、十里相送的一抹溫情。

  生態荷塘

  生態荷塘總面積為46.2畝,共由10個園組成:分別為月季園、荷花園、睡蓮園、香蒲園、菖蒲園、石榴園、石竹園、漏斗花園、金光菊園、火把蓮園。欲滴蓮花送月香,撫琴弄笛醉荷塘。10個花園荷塘百花齊放,爭奇鬥艷,集中體現了生態之美。

  親水石灘

  親水石灘面積約為3.6畝,此處景觀充分利用灞河卵石,以不規則的形狀,對灘塗進行鋪裝,便於遊人在枯水期直接進入河道,近距離觀賞灞河濕地植物景觀。千年的河水流觴,優越的地理位置,親水石灘是改造灘塗的傑作,讓遊人近距離親水,充分體驗原生態之美。(供稿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 編輯 吳宇婷 )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