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絲路大V看陜西:于右任故居紀念館體驗筆書漢字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5-13 20:43:25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羅赟鵬):5月12日上午,“聚焦絲路起點,觸摸文化陜西”——2018絲路大V陜西行採訪團來到了位於西安書院門的于右任故居紀念館,參觀了這座關中小院建築,了解于右任生平紀事,觀看其書法作品。

  【專題 絲路大V 行在陜西 加顯示圖 +三秦大地 西安+移動列表】絲路大V看陜西:于右任故居紀念館體驗筆書漢字

  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記者蓋爾曼·費利恰·尼娜(FELICIA NINA GHERMAN)觀看書法作品(攝影  羅赟鵬)

  據了解,西安於右任故居紀念館位於西安明城墻大南門東側的書院門街區,其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該紀念館為磚木結構,三進院落,由門房、花園、廳房、上房、後院組成,是一座具有陜西關中民居特色和時代特徵的紀念館,基本陳列較為全面的展示了于右任頗為傳奇的一生,以及他在詩詞、書法上的藝術成就。 

  在西安於右任故居紀念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絲路大V陜西行採訪團了解到于右任在書法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創造性的在北魏楷書中融入了行、篆、隸、草諸書的筆意,融碑帖于一爐,形成了雄逸豪放獨特風格的書作。“我認為這些作品這很好的詮釋了中國書法文化中的‘字由心生’這一理念,這對於想了解中國,尤其是了解漢字書法的我們來説,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埃及“網紅”歌手杜哈·薩米爾( DOHA SAMIR SOBHY ALY TOLBA)感慨道。

  “我對中國人的説話方式和中國文字一直非常感興趣,正是由此我才逐漸開始學習漢語、了解中國。雖然我現在能用漢語與中國進行簡單溝通,但是我的漢字寫的並不怎麼好。”杜哈·薩米爾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

  很多外國人最初想了解中國文化就同杜哈·薩米爾如出一轍,都是被中國漢字的魅力所吸引。此次參觀于右任故居紀念館,讓大V們深入了解中國漢字,品味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專題 絲路大V 行在陜西 加顯示圖 +三秦大地 西安+移動列表】絲路大V看陜西:于右任故居紀念館體驗筆書漢字

  來自巴基斯坦的高級記者亞希爾·哈比卜·汗(YASIR HABIB KHAN)(左)與巴基斯坦的媒體交流與研究所所長瓦力·扎西德( ABDUL WALI ZAHID)(右)體驗書法寫作 (攝影  羅赟鵬)

  在現場,來自巴基斯坦的高級記者亞希爾·哈比卜·汗(YASIR HABIB KHAN)在館內參觀,看到書寫毛筆字的紙墨時,迫不及待想寫幾個漢字。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學會了執筆姿勢,寫下了幾個漢字。雖然這只是一次體驗嘗試,但亞希爾·哈比卜·汗非常欣喜。“漢語字形規範美觀,歷史悠久,表達快速且清晰,是值得每個人去學習的。我們烏爾都語書寫的書法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名,在巴基斯坦,人人都能寫出一手好字。這個和漢字有異曲同工之處,希望未來能夠借此搭建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亞希爾·哈比卜·汗説。

  

編輯: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