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文化部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082人,我省鄧印海、馬藍魚等21人入選,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國務院新公佈的第四批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二是前三批中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項目;三是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已去世的項目。
此次公佈名單中,我省共有21位傳承人入選,涉及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曲、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8個類別。他們分別是藍田普化水會音樂項目的鄧印海;韓城行鼓項目的程勤祥;高陵洞簫項目的胡永漢;旬陽民歌項目的劉銓學;陜北秧歌項目的魏建明;安塞腰鼓項目的劉延河;秦腔項目的馬藍魚、衛贊成;商洛花鼓項目的辛書善;眉戶項目的李瑞芳;同州梆子項目的何滿堂;弦子腔項目的吳成全;陜北道情項目的白明理;眉戶曲子項目的盧登榮;鳳翔泥塑項目的胡新明;富平石刻項目的楊建明;綏德石雕項目的鮑武文;澄城堯頭陶瓷燒制技藝項目的周鐵懷;蒲城桿火技藝項目的李海彥;馬明仁膏藥製作技藝項目的馬緒斌;洋縣懸臺社火項目的李建中。
截至目前,我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有63人。(記者夏明勤)